來了,建國之後還要建立天下第一等的書院,單是這一點便可看出祥符王的深謀遠慮,聽說華夏衛府武器司發明的那個什麼活字印刷也是經過祥符王指點之後,才被研製而出。唉…………我這些天就在想,是祥符王那位傳說中的老師真的是神仙中人,還是祥符王自己真的是千年才得一出的天才。如此君王,實在是認人折服,當年南唐國主若是有祥符王十分之一,以江南之富裕又怎麼會被滅國?」
韓熙載頗有所感地點點頭,說道:「是啊!興工商,立農牧,恩威並施,寬猛相濟,可求一時之治。求一時之治。同之以利,化之以,融之一族,方能長治久安。天曆算、地理方志、詩詞歌賦、兵書戰冊,乃至儒道釋法墨諸子百家的典藉,這是一個國家不可或缺的東西,說起來也簡單,但有幾位君王能夠做得到。」
說到這裏,韓熙載頓了一頓,鄭重說道:「祥符王胸懷天下,志向遠大,張大人如今看來已經想通了,如今祥符王建國之初正是缺少文官的時候,以祥符王對張大人的看重,張大人在王爺立國之時必然會被其重用,更能夠將一身所學和抱負實現。」
張泊聞言,心中最後一絲猶豫便消散了大半,正想說些什麼,葉塵走了進來,韓熙載趕緊起身拜了下去,張泊略一猶豫同樣拜了下去。
葉塵目光掃過二人,先是對韓熙載說道:「韓相公辛苦了,要注意身體才行!」
韓熙載頓時一副感激涕零神色,略顯激動的說道:「多謝王爺體恤。下官身體還行。」
葉塵點了點頭,又對張泊笑着說道:「本王剛從書館那邊過來,聽說張大人已經整理完書冊,本王剛好還另有重任交予張大人。」
張泊頓了一下,說道:「請王爺吩咐,下官一定不負王爺之命。」
兩人之間的對話很是自然和默契,好似都已經將三個月前的協議給忘了。
葉塵說道:「本王想要重修秦渠和漢渠。」
張泊先是一愣,緊接着便想起這些天在整理書籍時,看到的一些關於橫山、河套一帶歷史。不由眼睛越來越視,很快便亮如燦星,說道:「王爺英明,此舉實乃王爺立國之基。」
當年秦滅六國,收復河套,當時的橫山為北地郡,秦始皇將大批六國臣民移至此地,開荒種地,修渠灌溉。為橫山平原的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秦朝時期開挖的秦渠。以及漢武帝時,先後又有大批移民湧入河套地區。隨之也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耕作技術。為擴大耕地,又新開了漢渠。不管是秦渠,還是漢渠,在隋唐之時仍在使用。
但是大唐末年,党項人佔領橫山一帶之後,漢人被殺了不少,剩餘的也逃進了漢人治地,党項人不會種地也不喜種地,一百多年下來,當年的數十萬良田又變成了草原、戈壁。用來灌溉水田的漢渠和秦渠同樣被荒廢淤埋。葉塵如今要做的事情,自然是要重開兩渠,重新開墾橫山荒原和河套一帶的數十萬良田。
不過,葉塵雖然知道漢渠和秦渠的存在,其實並不知道這些歷史。但是,葉塵卻知道在後世時,寧夏自治區便是溝渠縱橫、稻香魚肥、瓜果飄香、風光秀美的「塞上江南」。黃河穿越寧夏中北部地區向北流淌,在寧夏境內總流程達八百公里,黃河寧夏段水面寬闊,卻是極為適合灌溉墾殖的。
而張泊之所以說此舉實乃立國之基,是因為在這個時代,對一個國家來說,糧食能夠自給自足,不受制於他國,能讓百姓吃飽,能夠讓大軍吃飽,才是這個國家興旺的基礎。
而張泊在南唐的時候的職司之一便是負責農事,對開墾良田、種植糧食、挖水渠之事有着豐富的經驗,這正是葉塵所看重的。
葉塵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張大人可願給本王分憂。」
在葉塵和韓熙載注視之下,張泊遲疑了一下,說道:「王爺,重修漢渠和秦渠之事下官自認為可以勝任,開墾良田也沒有問題。但是在明年開春種植糧食之事,恐怕還要另召賢能。因為,下官生在江南,長在江南。西北氣候季節、農耕地色下官目前並不清楚,也無實踐經驗。」
葉塵微微頷首,他對張泊的坦誠非常滿意,說道:「本王有意讓張大人負責本王治下農事,至於另召精通西北農耕的賢能良才,自然由張大人負責,此事本王會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