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叫人把廚子喊來,斥責他弄虛作假。
誰知那廚子說:「我每天送來的雞蛋,不是市面上的雞蛋能比的,每個一兩銀子的價錢是很便宜的了,主人要是不相信,就重新找一個人來吧,請你好好品嘗分辨一下」。說完就請辭走了。
黃至筠重選了一個人來代替他,雞蛋的價格是下來了,可是味道卻大不如從前。一連換了好幾個廚子,都是這樣。
最後只好又要原來的廚子來做,結果第二天雞蛋的味道又和從前一樣了。黃至筠大惑不解,就問那廚子:「你到底用了什麼辦法讓雞蛋的味道如此鮮美呢?」
廚子說:「我的家裏養了上百隻母雞,每天都用人參、白朮、紅棗等研磨成粉末,加入飼料中的,所以才有這樣的美味的,你差個人到我家裏看看,就知道了。」黃至筠派人去看,果然如他所說,自此再不提換廚子的事了。
擔挑肉燉黃山筍,黃至筠愛竹成性,他不僅自己的名字里有竹,在家園裏植竹,以竹意題園名,而且還有一個與竹有關的奢好:喜歡吃竹筍。
當然,個園裏的竹皆為觀賞竹,筍子是不宜吃的,即便吃,也有限。所以黃至筠最愛吃黃山筍,還要趁着剛挖出土的新鮮勁兒吃。
但黃山離揚州路途遙遠,如何能夠吃到新鮮出土的鮮筍子呢?這在尋常人家看來簡直就是異想天開嘛,可對富甲一方的大鹽商來說,就不一樣了,他完全不必作蘇東坡等窮文人的痛苦選擇。
這不,早有人專門為他設計了一種可以移動的火爐,在黃山採到竹筍後立刻洗淨切好,和肉一起放到鍋里燜上。
然後讓腳夫挑着火爐向揚州趕,等人到了揚州,竹筍和肉也煨好了。一盤竹筍肉竟然如此費周折,期間花費的銀兩就可想而知了。
這裏是三間兩披廊格局的餐廳,構造堪為考究。此廳樑柱取材為楠木,故稱楠木廳。餐廳構架圓作、抬梁式,用料肥碩。梁兩端略作「卷殺」刻弧線,前後施軒,廳堂裝修前置木雕閣扇,後置屏門。
兩次間是木雕落地罩,周圍牆壁置合牆板,廳內直柱粗挺,柱下白礬石柱磉「天圓地方」,線腳簡潔,造型洗鍊。餐廳內中間是三個大理石鑲面的圓形大桌和圓形矮凳。縱觀此廳堂,規整寬敞,庸容大度。
屏門懸宋人山水及揚州八怪之一金農所撰漆書楹聯,「飲量豈止於醉;雅懷乃游乎仙」。立柱楹聯是:家餘風月四時樂:大羹有味是讀書。
餐廳架構圓柱、圓梁、圓椽,廳內設圓桌、圓凳,楹聯抱柱又借論酒談羹發人生感悟,很顯然這裏是個宴請聚會的場所。「圓」是取團圓、團聚之意,園主的胸懷和情趣在樓堂內外的一幅幅對聯中透露出來。
這裏是黃家接待一般性來客和處理日常事務的地方「清美堂」,「清美」是以清為美。為官清正廉明,做人清清白白,是人們追求的一種思想境界。
廳前三面置廊拱衛,廳堂構架造型特徵為抬梁式,形制雖簡樸,但做工較考究。加之廳堂低於南首門外地坪 60 公分,更見歷史久遠,可推為明代遺構。
梁兩端下口帶園勢曲線,匠人稱之「剝思」亦稱「拔亥」。條端處墊木木雕如意雲式,此墊木稱之「水浪機」。
前後施軒,因狀如船蓬,南方一般稱之為船蓬軒,北方則稱為卷蓬。廳堂明間後步架置屏門,兩次間置木雕落地罩。
清美堂有楹聯兩副,外聯是:「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惟勤與儉」。耕讀傳家,勤儉持家體現了華國人傳統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態度,體現出「耕讀傳家,勤儉為本」的思想。
還有一副楹聯懸於中堂之上:竹宜着雨松宜雪;花可參禪酒可仙」。為揚州八怪汪士慎所題。如果說雨雪增添了竹的韻致和松的姿態,那麼花和酒則可以讓人獲得遠離紅塵的淡然心境。
耕讀傳家表達了主人對傳統文化的尊崇,竹、松、花、酒又傳遞了他的文人雅致情懷,脫俗境界。也最好的詮釋了黃至筠即是商人又是文人的雙重身份。
桌上的三件擺設代表着平安長壽。在到中路前,先駐足來看看揚州個園的東火巷。火巷是封建社會大富人家大宅門內聚族生活所需而置的狹長通道。是使住宅與住宅之間按需要能隔能合,兼作防火防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