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那天也很忙。
上午,從馮家升家借來一個大木甑,把已經泡了一夜的糯米放進去,大鍋里燒了一鍋水,上面鋪上專用的木架,把木甑放在架子上,灶里燒大火蒸。
蒸熟了,把甑用繩子一系,馮振昌和馮東明抬着它往壪里公用的石臼那裏走,馮家升拿着三根棍子等在那裏,他們家的糍粑也才剛剛打完。
馮一平把糯米一勺勺的舀到石臼里,三個大人一棍一棍的搗了起來。打糍粑要有力氣,也是個技術活,幾個人也要有默契。
大概是這樣的,輪流着,一個熱棍子提起來,下一個接着落下去,此起彼伏,如果配合不好,兩個人棍子同時提起,還沒打熟的糍粑會被棍子帶起來。
三個人喊着簡單的號子,用棍子搗了快十分鐘,頭上都見汗了,一臼糍粑才打好,提起棍子,把糍粑撬起來,放在一旁已經撒好粉的木板上。馮振昌把手裏的棍子交給東明,在旁邊的盆里粘上一手冷水,再用手抓緊糍粑里的棍子,東明在那頭用力,一點點的往外抽。
三個棍子都抽出去,馮一平托着木板就往家跑。家裏已經準備好了大簸箕,梅秋萍翻看了一下,「今年的糯米好,這糍粑打的也好。」
她手上不停,趁熱把這一臼糍粑揉成幾個大餅,鋪在簸箕里。等稍微晾乾,再把這一個個大餅切成長條,然後用油煎或者下面的時候煮幾條,是農村常見的吃法。
當然,這麼多,正月是吃不完的,剩下的如果晾在那,會幹裂散開。所以,正月吃不完的,都浸在井水裏,這樣哪怕到了夏天,也還是整條的,而且也不會變酸。
還可以把長條切成規則的薄片,放在熱油里一炸,撈出來後和蝦片差不多的樣子,味道也很好。以前大家普遍都困難,沒錢買什麼零食的時候,家家過年都會炸一些。
有些人家,會專門在一臼的糯米里加上辣椒粉,那臼糍粑打出來,全面切片然後油炸,再撒上鹽,還能當一盤菜。
中午的時候,當然要叫馮家升和東明吃飯,馮振昌到壪里又叫了一些人過來,最後,圍坐的整整十個。
今年終於把欠債全部還清,馮振昌心情大好,桌上勸起酒來也格外賣力,一頓飯吃到下午兩點多,瓶裝的白酒喝了五瓶。這兩天,每家的事都多,後來好幾家的女人都上門來找自家男人,這才罷席。
等把桌子收拾乾淨,家裏又忙起來。微醺的馮振昌用從省城帶回來的滷料做幾斤滷肉,馮一平和媽媽準備炸一種小吃。
這種東西商店裏也有賣,叫貓耳朵,他們這裏的稱呼更雅一些,叫雲彩果。
做起來也很簡單,熱水裏加上紅糖稀釋,然後用來和面,講究的還加上幾個雞蛋一起和。面和好了,放在熱灶上醒個半個小時,再把麵團擀成片,再捲起來,切成薄片,放進油鍋里小火炸,等變色時就可以撈起來,香香甜甜的,來拜年的小朋友都喜歡。
炸完了雲彩果,又炸糯米圓子,這應該是本地特有的一種小吃,不同於同名的徽菜名點糯米圓子。是用糯米粉加米粉和麵粉一起和,最後擀成一個個茶盅口大小的小圓餅,大概一厘米厚,最後放到油鍋里炸,變成金黃色的時候撈起來,就成了。每次燒菜,放在鍋的最上面,在湯里一煮,馮一平很喜歡這一口。
炸了糯米圓子,再炸蘿蔔丸子,然後,還要蒸魚糕,總之,事不少。
這幾天,壪里家家戶戶都這樣,灶里的火基本都不熄,都在準備過年時的吃食,平時油都省着吃的,現在則不一樣,家家戶戶都在做這樣那樣油炸的東西,壪里滿溢着各種香氣。
做的各種菜,其實都說不上貴重,一個是要費些時間,第二油炸的多,所以平時做的機會多少,所以才顯得隆重。
有錄音機的人家,比如馮衛東家,聲音開到最大,從早到晚,都放着喜慶的歌。
在家裏做完了過年的各種準備工作,或者是不想幫着做這些事的年輕人,在打穀場上,山崗上,聚在一起,興高采烈的聊這一年來的各種見聞。
小孩子們更享受這些日子,從壪前竄到壪後,手裏拿着各色鞭炮,冷不丁就點一個,被嚇到的大人也不生氣。
過年的這些天,再苛責的大人對孩子也寬容了許多,很少罵,更不會打,大過年的如果孩子
第三十七章 春節序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