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還必須交出2000門大炮、2000挺機槍和所有的飛機,海軍苦心經營的艦隊將不復存在,10艘戰列艦、42艘巡洋艦和大型驅逐艦、25艘潛艇將從意大利海軍的戰鬥序列上劃除。
維也納和約簽訂之後,意大利人所要做的就是在同盟國的監視下老老實實的旅行每一項條款,而戰勝國的代表們則圍坐在桌前討論如何切分戰利品。
所謂的維也納和會,更確切的說是一次由同盟國舉辦的分贓大會——德國、奧匈帝國、俄國和土耳其的代表們商討如何分配戰利品;簽署了同盟條約並對意宣戰的保加利亞、在戰爭中先後對意宣戰的德屬埃及王國、德屬蘇丹共和國、德屬南非聯邦的外交大臣和公使前來「友情客串」。
作為戰爭的發起者,奧匈帝國的代表——皇儲卡爾以主人的身份最先發言:
「首先,我代表奧皇陛下感謝各國在戰爭中對於我國的支持,正是由於各國通力合作,我們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擊敗意大利人。對於和約中所規定的意大利賠款和賠償物,除了戰艦之外,我國政府的建議是奧匈帝國60%、德國25%、俄國9%、土耳其6%進行分配!至於意大利人的艦隊,我們認為德國盟友應該得到重巡洋艦『布魯內蒂』號、輕巡洋艦『貝蒂尼』號和3艘驅逐艦,土耳其盟友應該得到重巡洋艦『維扎利』號、輕巡洋艦『皮亞薩諾』號和4艘驅逐艦、4艘潛艇,我們還準備將輕巡洋艦『戈佐』號和2艘潛艇贈予俄國盟友!」
卡爾的發言剛一結束,代表們紛紛對奧匈帝國佔據過多戰利品尤其是戰艦表示不滿。
「我國派出30萬軍隊直接作戰,還向各盟國提供了大量軍火物資,25%的比率實在太低了!我國根本無法接受!」德國首相貝特曼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這怎麼能行!我國海軍在對意大利海軍的行動中出力頗多,損失的水兵不比其他國家少!而且在參戰之前我們就說過了,『但丁阿利格伊切里』號該歸我們土耳其,我們在軍港裏面已經替它留下了位置!」凱末爾的目的很明確,他的國家需要新式主力艦,然而目前土耳其經濟能力有限,又不能自行建造戰列艦,意大利海軍中1913年完工、次年服役的無畏戰列艦「但丁阿利格伊切里」號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各位不用如此激動!」科科夫左夫剛說這話的時候,大家都以為他要做和事佬,然而他接着話鋒一轉,「卡爾殿下的建議是值得商榷,所以我們更應該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商談。在賠款比例方面,考慮到俄國在與意大利人的作戰行動中傷亡超過7千人,根據總體傷亡比例,我們俄國應該得到20%的賠款!」
面對德俄土三國的集體反對,卡爾卻不願作出退讓。這次奧皇放手讓他全權負責此事,也是為了讓他樹立自己的威望。
「為什麼我們要邀請他們參戰?以帝國軍隊的實力,我們掃平意大利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早在意大利戰爭開始之前,卡爾曾這樣問弗里德里希大公。
「戰爭不是根據數字來判斷勝負的,否則我們就不會在塞爾維亞舉步維艱甚至吃敗仗。單獨面對意大利人我們雖然有把握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戰爭也許會拖上幾個月甚至一年!」經歷了白俄羅斯戰役的惡夢之後,弗里德里希大公顯得謹慎了許多,他對部下戰力的信心也遠不如從前那樣足了。
在意大利之戰的進程中,卡爾不止一次的要求弗里德里希大公指揮的奧匈聯軍加快進攻速度,更多的戰績也就意味着談判桌上更硬的底氣,然而正如弗里德里希大公所預料的那樣,德軍再度成為戰場的主角,豪森集團軍的西線攻勢迫使意大利人不斷後退,東線聯軍中的德軍裝甲部隊成為耀眼的利刃,聯軍中百分之九十的戰機和飛行員由德國提供,整個戰爭中由德國提供的炮彈數以百萬計。
「我們認為應該是奧匈帝國得40%,德國得30%,俄國得17%,土耳其得13%!」貝特曼隨後提出德國政府期望的比例,這一比例顯然讓俄國人和土耳其人感到高興。
「不論如何,奧匈帝國都應得到60%,剩餘的賠款和物資如何分配我們沒有意見!」卡爾的意見很堅決,實際上在奧匈中央政府的內部會議上他提出的比例高達80%,不過由於將軍們都感到這個提議太不現實,他才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