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回、道緣法相論適志,兩師徒對問人間
俗話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梅振衣就是先後向明月與金喬覺求教眾生觀,彌補了苦海中見知的缺陷,修成陽神變換分身。但是眾生之中真的是無所不有嗎?錯了,可見的世界畢竟有限,可能有很多人很相似,可以觀法借鑑,一竅通而百竅通。但也有的人世間極為罕見,甚至從來就沒出現過,比如李白。
文字是從鴻蒙中靈智開啟的文明傳承象徵,是凡人間的妙語聲聞,李白是一個符號,是將這方塊文字運用的最高峰,在此之前,無人有他的文采,屈原、相如皆不及也。
而屬於這個符號的李白一世過去之後,時間會脫去多餘的累贅,只留下灑脫的神髓,後人便能捕捉到那種自己形容不出的情懷意境。如一句「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也許在庸俗的眼睛裏他什麼都沒留下,但你在追求輕靈的情懷意境時,便能找到那一絲投影。——鍾離權的仙家妙語聲聞,其大意如此。
梅振衣連連點頭,沉吟着又問了一句:「李白此世之行,非仙家所取,熱衷於廟堂之上展宰輔之才。他謫身時的修行願心,究竟是什麼呢?」
鍾離權只答了四個字:「適志而已。」
簡簡單單四個字,含義卻很複雜。首先功名並非貶義,某人有一展才華抱負的志向也絕非是惡行,本身值得鼓勵,就看他做了些什麼。所謂世外高人可以對事無所謂,可以對人遺憾嘆息,但不必空口狂言譏忿嘲罵,否則並不是真正的眼界超然,而是酸溜溜的小肚雞腸、或幸災樂禍的小人樣、或莫名其妙的空狂妄。
想當年梅振衣未成仙之時,無論是鍾離權在菁蕪山莊門外見他手舞板磚的樣子。還是玉皇大天尊在萬家酒店聽他紋銀十兩賭江山,都只是一笑而已。
長庚星君已經能夠看穿,但卻選擇了一種看不穿的方式,謫身再入輪迴修證。雖然不知他最終要修證地是什麼,但是李白走過之後,你能說他白來這一場嗎?不因已修證的仙家心境所擾,再入輪迴真真正正的走一遭,見證未經歷之感悟。這就是他的目的。很難說清楚,只能用四個字來概括——適志而已。
梅振衣在雲端上沉思。師父剛才其實是教了他一種法訣,這種仙家法訣無法用文字來描述,傳授的內容是關於如何謫身再入輪迴。照說梅振衣的修為已經到了,證真仙極致得通明法眼與無礙緣覺,自己就能夠堪悟,而他偏偏沒有勘悟,直到鍾離權開口點傳這才明了。
了悟這一層境界。是修為更進之後,諸金仙、菩薩斬化身下界歷世修行的根基,屆時不必再親自謫身入輪迴。倒不是說求證金仙之前必須謫身下界走一遭,但這一境界必須是要明了勘悟地,否則無法歷化形天劫成就金仙。
梅振衣不說話了。鍾離權卻搖着扇子問道:「徒兒啊,你已證真仙極致,為何直等到師父開口,才能勘悟此仙法?」
梅振衣沉思中笑了笑答道:「看我立足之地。塵緣未盡,猶在紅塵中打滾,故此未悟。」
「知道就好!你的修為精進太快,因福緣廣大,根基雖紮實,但見知相比修為尚顯不足。今日已堪悟,是否有心也謫身入輪迴走一遭?」這回輪到鍾離權追問徒弟了。
梅振衣搖頭答了一句幾乎一樣的話:「看我立足之地,猶在紅塵中打滾。故此不必。」
鍾離權:「你既明白這個道理,也能明白仙界的妙處,前一陣子你去無邊玄妙世界印證修為,短短時間怎麼就回來了?」
梅振衣:「被李太白闖敬亭所驚動,這番下界也是機緣,不然怎會悟謫身入輪迴之道?」
鍾離權揮扇子敲了梅振衣的腦門一記,每次見面都免不了這個習慣性的動作,喝道:「以你此時的修為。在仙界中修行。遲早會了悟的,無非時日久遠而已。但留在紅塵中。只有遭遇謫仙這種特殊地機緣方可,孰難孰易還不清楚嗎?今天算你走運,但你還是需要去仙界修行,不必總是羈留紅塵。」
這一扇子敲的尤其之重,梅振衣揉了揉腦袋道:「師父這是要趕我上天嗎?」
鍾離權:「是的,緣法未到不許下界!」
梅振衣:「什麼緣法?」
鍾離權眼睛一瞪:「跟我裝糊塗?眼前的
303回、道緣法相論適志,兩師徒對問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