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用打仗,睡在營房裏面,他們只吃一頓飯就可以了。
這基本上是一種惡性循環了,地方因為官軍剿匪不利,不願意為他們提供糧草,官軍則是因為地方不願意為他們提供糧草,所以不願意全力以赴去剿匪,雙方的矛盾越來越大,意見衝突加劇,決定他們之間沒法調和。
巡撫朱大典幾乎是三天一小鬧,就是要洪承疇離開,洪承壽也不斷的找朱大典他的麻煩,就是希望他提供更多的糧草。
人家這是神仙打架,他這些小神們可是不想去招惹,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聽從朱大典的命令,四處去剿匪,三月之內,剿滅鳳陽府境內所有的土匪流寇。
其實並不是他想去聽朱大典的話,而是他根本不想摻和朱大典與洪承疇之間的鬥爭。
他參與這些上層鬥爭,能有什麼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他四處出兵剿滅土匪流寇,要知道鳳陽府經過了流寇的肆虐以後,許多地方的權力架構已經被摧毀了,已經形形成了權力真空,他現在派兵過去正式接管權力真空的時候,至少他可以安排大量的官位和位置,為手下們都謀得了好差事。
憑着劉布的威勢,他想討要一些官位,任命一些人員,還是沒有問題的,即使是巡撫朱大典也要給他幾分薄面,當地權貴和鄉紳們也必須給他幾分面子,只要他劉布吃相不是很難看,大家都得給他點面子,因為他已經成為了地方的巨頭了,不可能連一個酸棗都不給他吃。
要知道劉布他可是憑着軍隊強勢上位的,這可不是銀樣蠟槍頭,地方的權貴和鄉紳們不可能無視他們,只給他們一些殘羹剩飯,像劉布這些這麼強勢的人物,連張獻忠的流寇大軍都讓他們剿滅了,打敗了天下最有名的強人,這可不是一個容易捏的軟柿子,你不給他好處,多半會令大家雞飛蛋打。
可以這麼說,只要是劉布他吃相不是很難看,都會獲得他想要的東西,獲得這麼大的一片地方,可是令他手下的勢力迅速的擴大,許多他劉家的家丁、士兵、僕人們都他被他任命為官員,搖身一變,成為了鄉紳官員。
正是因為有這些好處在,劉布他才不會留在鳳陽城內,而是率領他的部隊四處去剿匪,追殺流寇,只要把鳳陽府內的流寇都給剿滅了,他就會贏得地方鄉親們的支持,贏得大家的好感,就可以在這裏坐地發財了。
鳳陽剛剛才經過了慘烈的災難,皇帝對此都是害怕不已,他絕對不會允許鳳陽府再次出事,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情況,他是不可能調遣劉布的部隊離開的,因為讓劉布在此鎮守,就是確保鳳陽平安無事最好的方法,不單止皇帝是這麼想的,就連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是這麼想的。
這也與劉家暗中遣人進行活動,那就是造勢,有劉布坐鎮,鳳陽才穩如泰山,如果劉布不在,鳳陽就位於危難中,所以就造成一種形夯,那就是誰建議調走劉布,誰就必須為鳳陽的安危負責,誰敢負這樣子的責
而曹文詔他出征了以後,也迅速地獲得了成績,他可是一名優秀的將領,一旦出征以後,就全力以赴,毫不留手。
曹文詔率領精兵,孤軍深入,連夜深入,追上流寇主力,沖向了河南連營數十里的流寇,在商州,金嶺川連續獲得勝利。
特別是在金嶺川,遇到了流寇老營,數萬家屬營區,曹文詔也是一個不放,全部殺死,曹文詔親率精銳騎兵直衝而上,但聞婦女兒稚號泣,聲震山谷,進行了毫不留情的血洗。
大明爆發了大規模的流寇叛亂,其源頭主要在西北,而西北為什麼會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原因很簡單,大規模的災荒,從崇禎元年到崇禎四年,西北地區年年大旱,沒有一年好過。沒有糧食吃,饑荒便接踵而至,「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大明朝廷就沒想到要賑災救濟西北地區嗎肯定想過,但是朝廷沒錢,不是沒有收入,是沒錢,因為當時通用貨幣是白銀,但是明朝政府的白銀非常有限。
國人自古以來就非常喜歡真金白銀,白銀拿到手上,卻不捨得用,而是放在家裏存着或者溶掉做成雕塑,提升檔次,而大明經濟並沒有蕭條,市場經濟反而越來越發達,大家都用白銀,自然用一次就少一次,到了這些年,政府手裏面的白銀越來越少了,人稱銀禍。
接着也有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