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口,圓唇,鼓腹,圜底;
蓋內有一菊花形戳記,內有「荊溪」二字,還有一方形圖章戳記「邵文茂制」。
邵文茂,清順治宜興紫砂藝人,具體生卒年無考,善制各種器物。
此器當為貯藏茶葉的器具。
明清時期以散茶為主,如貯存不當,茶葉就會變質,茶葉貯存用具就顯得重要,紫砂器用於貯存茶葉,具有茶色不損的特點。
還有一件是清乾隆款鬥彩團花紋蓋罐,高12厘米,口徑5.6厘米,底徑6.3厘米;蓋面平坦,正中間繪團花,內為菊花紋,蓋邊繪纏枝菊花紋;
罐口沿內斂,圓鼓腹,下腹內收,淺圈足;
罐肩部與近底部繪小花朵紋,腹部繪團花,內為菊花紋,間以纏枝花卉;
圈足內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官窯款。
鬥彩技法萌發於明宣德年間,成熟於成化年間。
清代鬥彩有仿成化鬥彩,也有時代特徵的創新品種。
乾隆鬥彩器型多,裝飾華麗,色彩絢麗繽紛。
在製作、繪畫工藝方面與雍正朝相似,但也有自身的特色,紋飾往往對稱或開光裝飾,多見團菊花紋。
團花紋成熟於隋代,隋唐陶瓷器上常見,多以模印手法製作,明清兩代團花紋再度盛行,表現手法為彩繪,乾隆時期的團花紋紋樣新穎,別具一格。
最後一件是清乾隆款白地青花綠龍紋蓋罐,高21厘米,口徑6.5厘米,底徑8厘米;蓋面平坦;罐直口,短頸,溜肩,圈足;
全器以白釉為地,青花勾邊填以綠彩,肩部繪八寶紋,腹部繪龍紋,近底部繪蓮瓣紋;
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書官窯款。
此器用於貯存茶葉。
此器綠釉近似明代成化、弘治時綠彩器的色調。
其紋飾先以青花繪出,再填以綠彩,色澤明艷,清新悅目。
此種裝飾的蓋罐,康熙時已有,但器型較小,乾隆時制較多,並延續至道光時期。
民國時後仿的綠彩龍紋罐,器型笨拙,胎體厚重。
明清時期以散茶為主,散茶喜溫燥而忌冷濕,炒制好的茶葉需要貯存,貯存器具一般為瓷質和紫砂器。
而這三件東西,雖然算不上稀世珍品,但也是很稀罕的瓷器了。
三件算下來好歹也值個幾百萬人民幣。
他既然來一趟,自然不能空手而歸。
更何況貯茶器這東西可是不好找的,尤其是品相如此好的,更加難找。
能在這裏發現,實屬運氣啊。
福利色色漫畫,你懂的!(記得自備紙巾)長按複製xlmanhua搜索搜狗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