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經有集資傾向了,好在這年頭政|府管的還不嚴格。
不過當何平聽說了這件事之後,還是授意村委會的人找韓兆貴、韓援朝兩人談了一次話。
談話的目的很簡單,提醒他們大規模集資的危險性,督促他們保證資金的使用安全。
韓兆貴兩人的操作讓何平想起了後世八十年代之江溫州盛行過的「抬會」。
「抬會」是之江省人對於民間借貸的一種稱呼。
在80年代初期,溫州民間企業已經十分發達,在銀行業放貸條件嚴苛的條件下,很多企業對金融的需求迫在眉睫。
1984年9月,一家叫做「方興錢莊」的地|下|錢|莊應運而生。
它的創始人方培林翻尋中央文件發現了一句話:「鼓勵農民集資興辦各種事業,尤其是興辦開發性事業……」
正是這句話被方培林認定他可以鑽這個法律空子。
錢莊在9月29日開張,方培林在門上貼出一張比銀行更為優惠也更為靈活的存貸表:長期存款月息1.2%,三個月以上結算;臨時存款月息1%,隨時存取;貸出款項月息2%,視情況而定。
他的錢莊開到第二天,當地的農業銀行就上門查封,方培林只好把招牌摘下來。
但錢莊的查封並沒有阻止溫州地下金融活動的繁衍,相反的,由於國內銀行對於私人企業不得發放貸款的規定,他們的活動轉到地下之後更加猖獗了。
根據資料顯示,1984年的溫州,通過抬會這種方式進入地下金融市場的民間資本超過三億元。到1986年,國內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企業對於資金渴求更加迫切,常規的信貸效益已經無法滿足越來越大的借貸需求,有人開始玩起了高息融資的遊戲,基本可以看做是後世互聯網p2p的一種翻版。
他們的規矩也很簡單,一個會員入會交1.16萬元,從第二個月開始,會主每月付給會員9000元,連續12個月,計10.8萬元;從第十三個月起,會員再付給會主3000元,連續付88個月,計26.4萬元,會主仍然每月付出9000元。如此循環滾動,一個會期為100個月。有人計算過,一個1.16萬元的會員要維持下去,到第六個月必須發展22個會員,到第十二個月,要發展691個會員,到第十八個月,就要發展20883個會員。
這種模式相信很多朋友都熟悉,你可以叫它龐氏騙局,也可以叫它p2p,或者叫它傳銷也可以,歸根結底就一個字——騙。
這種令人驚心動魄的誘惑讓所有人為之瘋狂,在短短兩年之間,溫州九縣兩區30萬人捲入其中,會款發生額達12億元之巨。
這種經典的龐氏騙局註定是無法長久維持的,時間進入86年下半年溫州地區便開始陷入空前的混亂,成千上萬的討債者瘋了似地沖向債務人的家。
最後的結局異常慘烈,抬會也以這種殘酷、瘋狂、血腥的姿態成為中國現代改革史上一段最為可笑的騙局。
韓兆貴和韓援朝在被村委會約談之後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麼多錢如果真的出現了任何意外,把他和韓兆貴兩人賣了都賠不起。
這還不僅僅是欠債還錢的問題,全村那麼多戶人家借給他們錢,還有不少是外村的。
如果到時候他們真的還不上了,是很容易會鬧出大事的。
兩人心中那剛翹起來的小尾巴立刻安分了下來,打定主意今年掙了錢可不能再花了,趕緊把錢還完心裏才能踏實一點。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