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比不上他的李實一樣,都只是入閣參贊機務,朝中自然會有不滿的聲音。
可是,說到底,也只是私下的議論,不會像之前王文擔心的一樣,在早朝上掀起朝局的議論。
因為畢竟,到了三品以上的官職升遷,並不是僅僅看功勞,資歷和能力的,更重要的,還要看運氣。
朱鑒的運氣,就明顯有些不怎麼樣。
六部七卿沒有空位,只有內閣勉強還能匹配的上他,所以,也只能暫時去內閣呆着了。
至於,那些大臣揣測朱祁鈺是不是為了防止朱鑒升任次輔,所以提拔的俞士悅,這就要見仁見智了。
這種唯心猜測的流言,朝廷上多了去了,反正,朱祁鈺提拔俞士悅是在朱鑒還沒有回京的時候,所以,那幫大臣們有再大的膽子,也最多只敢私下議論,沒有人敢真的用這個來質疑他。
不過……
朱祁鈺搖了搖頭,臉上閃過一絲笑意,似乎想到了什麼有意思的事情一樣,忍不住道。
「些許流言算不得什麼大事,只不過,仕朝先生這些日子,怕是不太好過……」
說完了這句話,朱祁鈺的眉頭卻又忍不住皺了起來。
朱鑒的這件事情,他總覺得不那麼簡單,這種感覺,沒有隨着將使團一行人的升賞徹底確定下來而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眼下,又有了這種流言。
雖然說,在這種敏感的人事問題上,朝廷歷來不缺流言,這種說法,也不過是私下裏的議論和眾多流言當中的一個而已。
但是,朱祁鈺總覺得,這件事情還會有後續的發展。
如果說,真的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的話,那麼,和太上皇,或者說和英國公府一系的人馬脫不了干係,是肯定的。
不過,他們的目的何在呢?
要知道,這種私下的議論,之所以沒有發酵起來,原因就在於,朝廷的實際狀況擺在那裏,確實沒有空位可給朱鑒頂上。
這只能算他運氣不好,怨不得別人。
總不可能,讓別人給他讓出一個位置吧?
太上皇,朱鑒,內閣,俞士悅……
難不成,他們這是打算,挾輿論之勢,讓俞士悅給朱鑒讓位?
朱祁鈺擰着眉頭,一時覺得自己的思慮有些不暢,隱約間,他覺得自己忽略了什麼……
俞次輔最近的日子,的確過的不大舒心。
要知道,內閣和其他的衙門不同,像是六部,都察院這些衙門,都有明確的上下級別之分,正堂官就是正堂官,佐貳官就是佐貳官。
但是,由於內閣的特殊性質,實行的是群輔制度,也即所有內閣輔臣的品級,執掌都完全相同,只是在事務分配上,有不同的側重和傾斜。
這也是首輔地位稍高的原因所在,他執掌着分票權,每個閣臣負責哪個方面的事務,實際上是由首輔來決定的。
但是,次輔的地位就比較尷尬。
名義上比其他的閣臣要稍高一點,但是實際上,大家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擁有同樣的票擬權,可以說除了名頭之外,實權是一點都沒有增加。
如果說有什麼好處的話,那就是在閣議和朝廷上的話語權要更重一些,畢竟,從排名上說,次輔在內閣屬於第二順位。
但是,這種所謂的話語權,實際上受多方面的影響,不僅要靠次輔這個名頭,更多的還要靠自身在朝中的影響力,以及資歷,功績等多方面的加成。
所以,在朱鑒和李實二人入閣之後,俞閣老的糟心日子就來了。
李實就算了,他年紀輕,在朝中又是出了名的剛直,說白了,愛得罪人,進了內閣,倒是收斂了幾分,頗有一股子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勢頭。
但是這個朱鑒,就讓俞閣老一肚子火了。
他也不是聾子瞎子,朝堂上頭最近的傳言,當然也聽過一些風聲。
說朱鑒功勞大也就算了,但是無緣無故的扯上他幹啥?
搞得好像是他搶了朱鑒的次輔一樣,他明明的堂堂正正的,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得到了天子的賞識,和朱鑒有一文錢關係嗎?
第五百四十六章:糟心的俞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