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這……
老大人們捻着鬍鬚,陷入了沉思當中,一時也沒有什麼良策。
見此狀況,朱祁鈺也不着急,命人給他們換了新的茶水,然後想了想,開口道。
「說來,近段日子以來,都察院協助兵部清丈田畝,整飭軍屯,倒是頗有成效,有此可見,御史們只要肯用心做事,對朝局還是大有裨益的。」
「最近,金尚書和于少保,都呈遞了奏本上來,誇讚御史們辦事得力,不畏地方豪強宗室,頗有風骨,還說,若沒有他們丈量田畝的數據,整飭軍屯的進度,不可能這麼快。」
「話說回來,金尚書這次在邊境,可着實是查出了一大批侵佔軍屯的蛀蟲,上次金尚書給朕的奏本中還說,若是順利的話,最多再有兩個月,邊境諸事便可結束,隨後便能啟程回京。」
「今日沈卿不在,他若是在此的話,見到金尚書的奏本,必定高興的很。」
這番話的口氣輕鬆,頗有幾分活躍氣氛的意圖在,想起沈翼平時那個財迷樣,老大人們忍不住會心一笑。
的確,整飭軍屯的大政,推行到現在也快一年了,收穫頗豐,應該說,這件事情真的辦好了,那麼,戶部的壓力會大大減輕。
畢竟,近幾年以來,邊軍的軍費越來越高,沈尚書接手戶部之後,為此可叫了不是一回苦了。
天子難得開口誇讚御史,底下的大臣們自然不能毫無表示。
作為科道的大頭目,陳鎰上前拱了拱手,客氣的推辭了兩句,但是顯然也沒有真的推辭的意思,其他的大臣也不戳破他,應着景誇獎了幾句,這麼一番來回,殿中的氣氛倒真的輕鬆了幾分。
不過,這麼多人當中,卻唯有王翱皺着眉頭,沒有說話。
看着前頭相互客氣的幾個人,遲疑了片刻,王翱最終還是上前道。
「陛下,臣斗膽,金尚書近來遞到朝廷的奏疏,似乎並未有提及啟程返京之事?」
王翱當然不會傻到,要拆皇帝的台。
他這麼說,是在驗證自己的猜想。
果不其然,天子頗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從身旁的奏疏中翻了翻,抽出了一本奏疏,隔着遠遠的晃了晃,但是,卻並未讓人遞下來,隨後道。
「內閣沒有接到是正常的,軍屯一事干係重大,所以,有些奏疏,金尚書和于少保,都是直奏於朕,除了這些之外,近段時間,盧忠在邊境佈置了不少錦衣衛,用以收集軍情,他們也會將整飭的狀況,寫成密奏,報於朕知。」
直奏權,並不是什麼稀罕的玩意。
在場的大臣們基本上都有,所謂直奏,就是不經過任何的衙門,直接遞送奏本到皇帝面前。
雖然說,按例,官員們的奏疏,要先送通政司,再送內閣,票擬後呈送御前。
但是,自從太祖皇帝廢中書省之後,理論上來說,皇帝之下便是六部和都察院。
無論是通政司還是內閣,本質上都是起到居中傳遞的作用,並不具備任何的決策權。
所以,即便是不經由通政司和內閣,由皇帝直接硃批的奏疏,依然是流程沒有問題的奏疏。
只不過,除非是緊急機密,或者不方便被其他人知道的內容,老大人們通常都不會這麼做。
畢竟,這是繞過了內閣,雖然說合理合法,但是,不免讓內閣中的大臣心生芥蒂。
而且,直奏權的使用,極其依賴聖寵。
說白了,你得能夠隨時見到皇帝,才能隨時直接呈遞奏本。
或者至少,有錦衣衛或者是司禮監這樣的機構,能夠替他們給皇帝直接呈送,才有用。
但是,對於大臣們來說,找錦衣衛和司禮監,還不如內閣呢……
更重要的是,直奏權有一點很尷尬,那就是小事沒有必要繞過內閣直奏,大事的話,即便是直接送到皇帝面前,也還是要下廷議商議,所以還是沒有必要。
出於這幾個原因,在場的老大人們,對直奏權用的並不多。
也就只有像金濂,于謙這些不在京師的大臣,辦的事又涉及機密,所以會用這種方式呈遞奏本。
等會…
第931章 瘋狂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