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打出生的那刻起便開始走向死亡,因此在這「等死」的過程中,我們所收穫的一切成就、一切輝煌,都將在死亡降臨的那刻變得毫無意義。
因此為過去而苦惱便是愚蠢的,因為過去無法改變,只會妨礙我們享受當下的生活。可回想美好的過去卻是明智的,因為它有助於減輕我們當下的痛苦,更會給現在的生活修飾潤色。但暢想美好的未來,卻是不明智的,因為未來總是與痛苦相伴,與未知的風險廝守繾綣。看書溂
有多少如今安於享樂的人,從前也奮鬥過、憧憬過。也曾有過傲視九霄的凌雲壯志,有過快意恩仇的從容灑脫,有過風花雪月的長相廝守,也有過口誅筆伐的不屈不折。但如今,所有的一切皆為過往,殘酷冰冷的現實凝固了靈魂,心浮氣躁的軀殼滾燙火熱。
凡夫俗子如草芥,破爛獸皮裹屍骸。我們一邊在這兵荒馬亂的世界裏強顏歡笑,一邊卻始終鬱鬱寡歡,尋不到發泄的出口。污血滿布的疤痕,在陰暗潮濕的角落裏糜爛發臭;呆滯木訥的眼神,在繁星皎月下變成了困獸。
我們羨慕着追夢人的美好,但又卻連重拾勇氣也不敢奢求;我們從未忘記初心,但又卻把方得始終高懸於閣樓;我們靠着所剩無幾的餘溫苟延殘喘,但卻又始終不能釋懷前行;我們試着去海納百川,但卻又覺得身邊充滿了惡意,總是草木皆兵。
在某位着名吟遊詩人的自傳中曾寫道,某些人是有着與學生進行某種情感交流天賦的心靈導師,但他們卻選擇了埋藏這種天賦。為了避免與學生或自己的同事產生什麼「情感交流」,他們毅然選擇成為代課導師,在每個學院都只停留很短的時間便悄然離去,只留下冷漠與殘酷。
或許我們也根本無法從這一切中超脫出來。過去與現在、精神與軀殼、夢想與實際、今天與未來。似乎選擇冷漠並無視一切,要遠遠比與現實對抗更加容易。
至於那些拿自暴自棄當成個性標榜的人,就好像在鼓譟着:只要我們越叛逆、越慘烈,便能比其他人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