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將在1976年開始旺盛,按照香港的地產周期,一個旺市會持續四五年....」
黎星話還未說完,吳光耀鼓掌稱讚他的預判性!
可以說,黎星完全摸透了香港的地產趨勢;
當然,不是說在1981年以後,長江實業退出地產市場,而是提前減輕債務、減少樓盤開發、減少大規模投資,以此來抵禦風險而已;地產業務當然不會停,否則公司的職員、以及合作的判頭、工人該如何安置。
得到吳光耀的肯定,黎星立馬信心更甚,開口說道:「所以,關於四塊大型地盤,我的想法是:賽西湖地塊,立馬修建一個集娛樂、運動、休閒為一體的大型活動場所,和賽西湖景區連成一片;並預留10萬平方尺的住宅用地,在1976年進行開發私人屋邨;在10萬平方尺的地盤上,可修建12幢26層住宅大廈;屆時,總樓面面積預計在160萬平方尺,逾2000個住宅單元。」
吳光耀點點頭,由於整個地盤高達86萬平方尺,那麼修建12幢住宅大廈,自然不可能超過建築容積率,甚至說非常低。
吳光耀插話道:「1976年開發住宅的話,我們可以分別在1978年、1979年、1980年,分為三年進行銷售。」
雖然知道1981年的高達住宅可達1300港幣每平方尺,但是考慮的市場、財務等各方面,長江實業也不可能捂在手裏這麼多年。
據吳光耀所知,1976年港島的高級住宅就達到了300港幣每平方尺,而到了1981年,將達到1300港幣每平方尺,漲幅為3倍左右。
黎星點點頭,老闆既然說分為三年銷售,那麼自己只需將12幢住宅大廈也為三期工程即可;
這樣一來,既減少了財務壓力,又不會被人說!
此時,黎星已經通過吳光耀的話語,而清晰的明白了港島地產走勢,所以信心十足!
黎星接着說道:「太古山谷1號地盤,和賽西湖地塊的操作方法和時間差不多。」
吳光耀再次點點頭,補充道:「可以選擇在1975年底就起樓!」
雖然在1974年到1976年,這幾年長江實業起樓的面積較小,但是不影響長江實業:
第一,長江實業的財務狀況可以支撐這兩三年的相對空白期;
第二,港島一建這幾年也有很多商業樓宇項目,並不會讓工人和判頭大量失業!
想到於此,吳光耀提醒道:「我預計到了1976年,港島會出現搶工人,搶判頭的情形,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黎星的內心深處,對吳光耀的佩服無疑又增加了許多!
事業如此龐大的老闆,居然連這種場景都能預判出來,可謂真的是腦容量大的出奇!
「恩,老闆放心,我會拿出方案的!關於銅鑼灣的那塊地皮,我已經做好的規劃!銅鑼灣是港島的第二商業中心,而銅鑼灣的那塊奶牛場地皮更是高達110萬平方尺,還有一些製冰廠等地盤,也有20萬平方尺。所以,我打算在這些地盤上面,修建五幢高檔商業大廈,以及一個包含購物中心的高檔私人屋邨及高檔住宅項目。而五幢甲級寫字樓計劃,我打算最近就開始進行!」
換做是其它地產公司,五幢甲級高檔寫字樓,絕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是對於長江實業來說,並不存在這個問題!
其它的原因暫且不說,就憑長江實業的背後是吳光耀;
管理層也知道,哪怕因為發展速度過猛,而導致出現財務狀況,也不是大難臨頭;
因為吳氏家族隨時可以私有化這個公司!
就連港島股民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長江實業自股災之後,市值不過蒸發了40%(絕大數上市公司蒸發了70%),依舊還有42億港幣的市值;
這個市值從最開始佔香港總市值的9%,現在已經攀升到佔香港總市值的15%,達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
股民不僅僅看到了長江實業的背後有吳氏家族,不擔心倒閉;
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財務狀況良好,並且長江實業的收租非常高,而且穩定(商業地產只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