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倔強。
他死後所穿的龍袍上留有絕命書:「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十七年的奮鬥史也是大明最後的掙扎,崇禎皇帝的決絕自縊成就了悲情的一生,也贏得了後世人的同情。
所以,真要是讓李傑來評價這位皇帝的話,客觀來說可以用十二個字來概括——一生勵精圖治,奈何能力不行——他完美的錯過了每一個能拯救大明的機會。
這兩天他以身體不適的理由一直窩在乾清宮沒上朝,既然已經回不去了,他只能強迫自己適應現在的一切。
明朝末年朝廷內鬥極其嚴重,就是皇帝都不能倖免,據他所知,明朝有兩位年紀輕輕的皇帝居然都是落水受驚而死。
二十歲出頭的小伙子,身邊隨時跟着一大群太監,掉水裏就受涼死了,聰明人都知道這其中必有隱情。
所以李傑首先想到的就是自保,現在是崇禎七年,距離大明滅亡還有十年,按理說就算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他至少在這十年內沒有性命之憂。
但現在的崇禎已經不是原來的崇禎,他的到來本來就是巨大的變故,而且既然是皇帝,肯定就不能對當下的局面袖手旁觀。
穿越一趟不容易,可不能丟穿越眾的臉,大明有那麼多的遺憾,上天既然派他來了,他自然要嘗試改變這一切。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後世開太平,可不是隨便就能幹成的。
要挽狂瀾於既倒,要把造就屈辱近代史的建州女真扼殺在搖籃之內,首先他就必須打破現在朝臣勛貴沆瀣一氣貪污腐敗的局面。
但他更深知一旦作出改變,自己必然被大部分的勛貴朝臣視為仇敵,如果不想如先前的兩位老哥一樣莫名其妙的落水而死,他就必須培養自己的班底。
從之前學習研究過的這段歷史中,他想到了那些真正肯為了朝廷死而後已的忠臣,並用了兩天多的時間反覆思量,才有了現在手中的這份名單。
一份關乎他自己性命的名單,一份關乎大明一萬萬百姓的名單,一份關乎後世四百年榮辱的名單……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