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鐵鍋技術外,一些鍛打技術就不是技術了?
所以,魏氏送來老呂家的禮物,就是回禮。
技術當然比那些禮物貴重,但地位不平等,只能是那樣了。
所以,老呂家能安心地收下那些東西,不必再準備什麼回禮贈予。
家老卓得了答案,歡天喜地地離去。
站在一旁看了全程的魏相,等家老卓離開才走過來,指了指之前來時沒看到的建築物,問道:「其速,何也?」
用龐大的人力物力去蓋一所房舍,速度快一些其實沒什麼。
老呂家卻用了八天的時間,不但所需要的材料備齊,房舍也造出了三十來間,着實是驚到了魏相。
魏相覺得哪怕老呂家早準備了要蓋房子的材料,造房舍的速度也太快了。
現在是一個詞彙匱乏的時代,註定了理論體系的有限。
呂武思量了一下,講了講很粗糙的管理學。
先從想要用到的人是什麼素養開始,合適去幹什麼就採取什麼樣的任用,再刨解怎麼去進行組織的理由,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指導,又提到了採取什麼激勵方式。
魏相全程沒有插話,等呂武停了下來,開始了「十萬個為什麼」的提問。
其實,即便魏相沒有那麼多的問題,呂武也會製造機會進行引導。
春秋時期是身份相對沒有天花板的時代,前提是有足夠的才能,也要懂得人脈社交,一雙不瞎的眼睛。(孔子他爹就從一介白身,攻城時扛個城門落閘讓潰軍有時間撤離,被賞識晉升成為了貴族)
呂武當然要適當地表現出自己的才能,控制一個不到「驚艷」程度的底線,以期得到更多的賞識。
他用了幾個步驟,讓魏相來發現自己的才能,是一種很自然而然的過渡,不是一下子給予驚嚇。
正處在上升期的魏氏,他們的家族環境決定了對待有才能的人,會給予更多的尊重,想的是進行招攬;不會像是老牌保守派那樣,不是自己家的就會去進行扼殺。
魏相一句「仕否?」,證明了呂武的冒險,獲得了成功。
「未及冠。」呂武沒有拒絕,只是拿自己的年齡說事,又重重地說道:「待來日!」
將近一個月,呂武也不是白在春秋時代呼吸空氣。
他從見識不多的家老卓那裏獲知,想要向上爬要有途徑。
而這個途徑就是必須有大貴族賞識,提供職位。
簡單的說,不獨是晉國,是所有國家,他們把持着這個那個,下面的人想要進步,獲得他們提供的機會,是唯一的辦法。
這個「唯一」包含所有,哪怕出征都是,更別提得到一些職位。
而現在呂武想的是先讓家族的現狀變得好起來,將自己的「根據地」建設好。
他可不敢一下將步子邁得太大,免得扯到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