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為難得的是什麼?是陰氏的軍隊已經出征長達半年以上,斷斷續續一再進行交戰,卻是看不到太明顯的疲憊感,將士的精神也是一種飽滿的狀態。
那可是出征半年以上,在春秋中葉已經能夠算是很久。
春秋中葉的戰爭一般不會超過四個月,一個季度之內無論勝敗皆是進行歸師,才是一種正常的狀況,超過半年就算是意外了。
反觀秦軍,他們將要進行的是保家衛國,卻再怎麼強自振作都有一種不得勁的氛圍在籠罩。
沒辦法的事情,秦軍在陰氏手中敗得太慘,國家的狀況很糟糕,未來更是如大海孤舟一般,好像隨時都能傾覆,再被大浪吞噬。
杜回的話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馭手在專心駕車。
戎右一直在左盼右顧。
周邊的秦國貴族心態無比複雜地看着陰氏的大軍,聽沒聽到杜回說了什麼都是一個問題。
其實,不止秦國貴族心態複雜,秦人有一個算一個都那樣。
輸給晉軍這種事情,輸多了也就變成一種習慣,沒什麼不能接受的地方。
秦國遭到呂武的控制?老實說,秦國上下暫時還沒有這樣的認知。
不是秦人傻,要看春秋中葉的時代背景。
呂武攻陷秦國都城「雍」又將秦國公室一鍋端,沒有宣佈秦國不再作為一個國家,對秦人來說就是極大的幸運。
戰敗之後暫時聽從戰勝者的吩咐?不就是春秋中葉的眾多規則之一嘛!
在秦人看來,是,沒錯,義渠人入侵了。
然後呢?
話說,關呂武什麼事???
根據時代背景的正確理解,秦人的認知,應該是:呂武非但可以完全不管義渠人,甚至能夠夥同義渠人繼續打擊秦國。
所以,要什麼自行車,就問問……,到底要什麼自行車!
秦人應該對呂武率軍抗擊義渠人而心懷感激,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啊!
至於說,呂武率軍將秦國打得很慘這種事情?秦國既然連刺殺這麼卑劣的事情都能幹,還不允許被報復嗎?
再則,諸夏內戰,不以亡國為最終落幕,打贏了好處佔盡,輸的一方認命受罰,很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啊!
當然也有秦人恨呂武,沒秦人恨才是怪事,比較關鍵的是不成主流。
很魔幻,但真的不是大多數秦人恨呂武,會是一種事實。
造成這種事情的背景很內涵,比如絕大多數恨呂武恨到不行的秦人已經去重新投胎,更多則是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去恨。
說句難聽的話,夠資格恨呂武的只是貴族,普通秦人遭到了戰爭的影響,他們的思想和覺悟卻達不到某種高度,歷來就是貴族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
心裏有恨卻足夠聰明的秦國貴族,他們現在會是最為配合呂武的那一批人。
不是被打得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這種病,完全是他們要保證秦國作為一個國家繼續存在下去。
有時候,在反抗中死去才是最為輕鬆,忍辱負重反而會活得無比艱難。
當然,某些帶着忍辱負重想法在抗爭的人,他們慢慢會背離初衷,活成不是個人。
「主,義渠已至前方二十里。」霍擅親自過來稟告。
呂武眺望遠方,看不到地平線上有大軍存在的身影,對葛存說道:「遣口舌伶俐之人往義渠而去,約其首領會獵。」
發達起來的陰氏,不會缺了各種人才的投靠,想找個人去對某某誰宣戰不難。
呂武看向霍擅,說道:「整頓騎軍,靜待我令。」
霍擅恭敬應:「諾!」
這個霍擅到底是誰?他是「霍」地一個偏弱中等貴族的家主,先跟呂武作為平級關係的同僚征戰疆場,後來一再在呂武麾下納賦,直至因為所處區域使得家族生存艱難歸附陰氏,又成為呂武的臣下之臣。
呂武開始發展騎兵之後,「霍」地也成了他名下的幾塊封地之一,自然需要用到來自「霍」地的家臣,霍擅是竄起速度最快的其中一人。
全軍接到停
第516章:心再髒,底線還是要有的(謝海皇PK俠萬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