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諸葛亮和黃月英匯報過,知道這裏面跟去年冬天之前,黃月英就落實發明的「縫紉機」有關。
李素去年就一直在督促這項製衣技術領域的革新。前幾年這活兒不重要,主要是因為紡織品本來就沒有過剩。
前幾年,一套衣服的全產業鏈做下來,紡紗繅絲和織布環節的勞動強度比最後的裁縫要費力得多。
假設一套衣服從棉花或者蠶絲變成成品,前面面料製造要花上一個女工五十個時辰生產,最後裁縫全算上也就女工十幾個時辰的勞動量。所以主要矛盾在前面,裁縫慢一點,不標準化,問題也不大。
不過,隨着絲織品產業大量用上新式織錦機,尤其連帶着最近三年,連棉布都開始用新式寬幅織機、水力紡紗。劉備轄區內凡是甬道新技術的地區,紡織業生產效率是普遍提高了兩到三倍的。
這種情況下,或許一套衣服所需面料的勞動時間,也從五十個時辰降低到二十個時辰,而裁縫製作再花上十三四個時辰,就顯得比較費事兒了。
初期的縫紉機械並不很難發明,所以早在去年,李素滅孫權江東之地的過程中,黃月英已經把手搖式縫紉機造出來了,後來還試製了腳踏式的。只不過機器的測試、推廣、量產都需要時間,所以才是去年冬天才大規模投入商用。
手搖式縫紉機並不難造,不涉及工業革命,關鍵是把帶縫線的輪子每一圈掛鈎縫針的那個機構做精密就好,大致說個思路,工匠們自己調節掛鈎結構總能試出來的。
按說腳踏式縫紉機比手搖式縫紉機更為先進手搖式基本上最多做到女工手工縫針效率的五倍左右,沒法加更快了,而腳踏式做得好,起碼能比手工縫針快八到十倍甚至更快。
但是,李素看過黃月英當初發明出來的東西後,卻選擇了推廣手搖式主要是黃月英做出來的腳踏式,跟他印象里見過的差距很大,效率和穩定性也不太好。
這一點,80後人應該會比較容易理解後世80後的朋友,應該小時候都見過家裏有腳踏式縫紉機,老一輩的會稱為「洋車」,那東西驅動縫紉轉輪的動力,是靠一塊往復運動的腳踩踏板來提供的。
說白了,這種做法需要一個「變往復運動為圓周運動」的機構,比如曲軸。而且需要一定的經驗,最初幾圈要停在一個比較適合發力的位置,才能比較容易踩動。
有些時候縫針停留的位置不好時,老一輩的家長踩縫紉機之前,還要手動搖一下枱面上的輪子,給一個初速度慣性。
但是,李素搞工業八年多,至今其實一直沒有在「變往復運動為圓周運動」的曲軸上,下多少工夫,做出來的曲軸精度和效率都不太行。
這也是因為李素不需要蒸汽機,也就不用精密曲軸精密曲軸的誕生,最初就是為了把蒸汽機往復的活塞運動變成飛輪的圓周運動,而大部分做功環節需要的是圓周做功,這玩意兒在蒸汽機革命時才不得不造。
但水車做功,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圓周運動帶圓周運動,不存在圓周變往復、往復變圓周的麻煩事兒。所以曲軸精度和減租不夠好,也就不奇怪了。
哪怕之前水車鍛錘要用到「錘頭往復運動」,那也不是靠曲軸做到的。
而是靠齒鏈和舵輪,控制錘柄的那個抬升舵輪轉到一定角度後,卡不住錘柄了,導致錘柄自然翹起、錘頭自然下落,整個過程其實是靠重力勢能蓄能-自由落體兩個環節完成做功的。
這樣的工業基礎下,黃月英一開始造出來的腳踏式縫紉機,也就不是李素想像中、前世小時候看到的一塊踏板往復踩的,而是類似於自行車一樣兩塊踏板圓周踩,才能通過皮帶輪傳動到縫紉輪上。
整架縫紉機的下半部分,反而像是一個健身用的固定式動感單車,工作的時候女工下半身會隨着踩輪子左右搖晃,上半身幹活拉布也就非常不穩,還容易被扎到手,所以李素就吩咐先別推廣這種縫紉機,寧可用手搖的。
哪一年等解決了縫紉女工腳踩時上身跟着搖晃的問題,哪一年才能推廣腳踏式。
這就得等諸葛亮閒下來之後,好好跟他老婆梳理一下,集中攻克曲軸精度和減阻的問題了。
但不管怎麼說,暫時量產了結構最可靠最穩定的
第718章 神劇輕鬆做到的事情,李素花了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