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大秦帝國》前幾集的劇情里,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少梁之戰,側面描繪秦國的兩個現狀。
第一,窮弱。
秦國太窮了。
秦獻公上位之前,秦國剛剛經歷了四世之亂,內戰頻出,幾乎消耗了秦國以前所有的積累。
等到秦獻公上位之後,默默種田了十幾年,秦國雖然依舊窮困,但總算有了一些緩解。
秦獻公認為,秦國窮弱,是因為處在苦寒之地,如果想強大,就要奪回被魏國搶去的河西之地,打開東出的門戶。
於是,秦獻公才會舉秦國之兵,以弱圖強,並非單單只是為了雪恥,更重要的是想打通秦國的富強之路。
然而相比於富饒的魏國,秦國太窮了。
秦軍除了一部分主力軍之外,絕大部分的部隊都無兵無甲,而且很多都是老幼。
更重要的是,秦國沒糧。
劇中有個情節,秦獻公讓櫟陽令徵集糧草,索要8000石軍糧,但二公子嬴渠梁看到櫟陽境內的情況,意識到民無糧可征,要求減免一半軍糧。
事後,秦獻公大怒,要責罰櫟陽令,櫟陽令卻因為不捨得吃糧,來到軍營後餓死了。
當時秦國的國都就是櫟陽,堂堂國都官長,為了省糧,竟然活活餓死了,可見秦國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也因此,嬴渠梁多次勸秦獻公退兵,現工雖有所動,但還是不甘心。
除了窮弱,秦國第二個特點就是堅韌。
商鞅說秦軍食草,秦人可畏。
贏虔也表示過,赳赳老秦,人人敢死。
士卒無糧無兵無甲,敢奮勇爭先,櫟陽令為了省軍糧,竟然活活餓死。
一個經濟窮弱,但人心思齊,武德充沛的秦國就樹立起來了………
是不是突然覺得這個情況有點眼熟,很像當初我們剛建國的時候。
沒錯,《大秦帝國—裂變》很多情節都有建國初的影子,少梁之戰,某種意義上更像是戰國版的抗美援朝。
缺衣少糧,但是精氣神足,敢硬槓天下霸主。
而在歷史上,秦國並沒有電視劇那麼慘,當時雖然不富,但經過秦獻公的勵精圖治,國力在諸國中也算是中等。
少梁之戰,雖然沒拿下河西之地,但卻大勝魏國,主帥公叔痤也確實被俘虜了。
後世評價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奮六世之餘烈,沒把秦獻公算進去,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當然,也有人說秦武王和秦昭襄王是平輩,然後從秦獻公往下順。
秦獻公秦獻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當了五十年太子,三天秦王的秦孝文王秦異人,一共正好六世。
不過話說回來,《大秦帝國》畢竟是影視作品,肯定要做一些藝術渲染,只要不胡亂篡改歷史,些許的改變是能夠容忍的。
歷史是真實的,既有曲折也有平淡,但是電視劇要收視率,情節有鋪墊、高潮、結尾,就肯定不能嚴格按照歷史這麼拍。
所以,對待歷史正劇,可以去討論電視劇情節和真實歷史的不同,但不能死磕者某些改編情節非說不符合歷史。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
拋開六老師的立場不談,這句話的本身卻是一點毛病沒有。
很多所謂的歷史古裝劇為什麼被觀眾狂噴,就是沒有把上訴這四個詞區分清楚。
………
在回到劇情里,歷史的秦國大勝,而劇中正處於窮弱狀態的秦國卻勝利的很驚險。
秦軍一度被魏軍包圍,幸虧嬴渠梁主角光環附體,帶領輕騎突襲魏軍空虛的中軍後方,俘虜了魏軍主帥公叔痤,扭轉局勢。
但是秦軍也沒好到哪去,本身受損嚴重,更關鍵的是,秦獻公中箭,身受重傷。
秦軍本就無糧,外強中乾,秦獻公打的主意就是速戰速決,短期內拿下魏軍主力,就有迴旋的餘地。
然而他這一傷,秦軍軍心不穩,再難和魏軍征戰,甚至搞不好有覆滅之危。
秦獻公終於從「打敗魏國」的夢中清醒了,他決意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