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置侯國,西晉復為縣,屬平陽郡。後省。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復置縣,屬永安郡。
東魏、北周因之。
隋開皇時屬晉州,大業時屬臨汾郡。
義寧元年(617年)改為洪洞縣。
被楊縣的城防嚇了一大跳的張濟,在5月6日就溜了,可他又不敢撤回平陽,怕戰後被罰,便於5月7日登上了城防還較好的襄陵縣。
為什麼說這裏城防還較好呢,因為這裏城防依在,且還是山上,即攻難易守。
襄陵縣,西漢初年(前206年)建縣,以晉襄公陵墓命名,故名襄陵。屬河東郡。
新朝王莽(9年)改名干昌。
東漢(25年)復名襄陵,仍屬河東郡。
三國時(220年),縣入曹魏,屬平陽郡。
西晉(266年),仍屬平陽郡。
十六國時(304年—385年),前趙劉淵於西晉永嘉二年(308年)建都平陽(今堯都區金殿鎮),縣屬之,並將浮山地劃入襄陵縣。之後,相繼入冉魏、前燕、前秦、西燕、後燕,北魏登國元年(386年)入北魏,均屬平陽郡。
北魏道武帝天賜元年(404年)將今浮山地另置葛城縣。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將襄陵併入擒昌縣。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擒昌縣治移於襄陵古城,將郭城縣(葛城縣)劃入。
隋大業二年(606年)改擒昌縣為襄陵縣,屬臨汾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將郭城縣又從襄陵分出,置浮山縣。
縣入後粱,屬建寧軍;入後唐,屬建雄軍;入後晉先屬絳州,後屬河中府。
縣屬建雄軍,後復屬晉州。
鄉寧縣北部來屬。(鄉寧縣南部劃歸太平縣)。
縣屬平陽府,鄉寧縣北部,從襄陵縣分出。
先屬平陽路,後屬晉寧路。
屬平陽府。
初屬平陽府,繼屬絳州,後又屬平陽府。
1949年,屬襄陵縣第一區。
1954年,分屬襄汾縣襄陵、東柴2鄉。
1956年,屬襄陵鄉。
1972年,襄陵公社更名紅衛公社。
1982年,紅衛公社更名襄陵公社。
1984年,襄陵公社改襄陵鎮。
2001年3月,浪泉鄉併入襄陵鎮。
......
黃忠領着1000人從永安抵達至楊縣,此時己到5月9號,然而張濟5月7號就走了,自然是撲了個空,腦袋正一頭問號的黃忠,猛然發現楊縣的民眾還沒有撤走。
黃忠連忙打開地圖,他判斷一路勢不可擋的匈奴在永安撲了個空,一定會直撲平陽,然們再打楊縣和襄陵,因為此時的楊縣和襄陵,就像關門打狗一樣,想怎麼揉捏都可以。
......
第056章預告到頭來還是要打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