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次UPC結束後,就沒打過了……
張一凡和方結明聯繫後,兩人便開始了分析模型的構建工作。
這是很簡單的模型,按照兩人的預估,兩個多小時,就能搞定。
陳舟這邊,也把昨晚睡覺前整理出來的資料,再次打開。
依據着錯題集的試錯能力,不斷的調整着製備工藝的參數。
「金剛石製備的過程中,高甲烷濃度下,襯底表面會有大量的碳氫前軀體,並且遷移率低,台階上碳氫前驅體的過飽和度高。」
「台階上碳氫前驅體在遷移過程中,極易與其它碳氫前驅體發生團聚,並發生形核。」
「同時,在沒有發生遷移或遷移少的位置,碳氫前驅體會併入到晶體內。」
「因此,隨着甲烷濃度升高,最終會導致無規則的生長形貌。」
陳舟想到這,便在草稿紙上寫到:
【當甲烷流量低,碳氫前驅體的擴散長度大於階梯的寬度,那麼梯層上吸附物質的過飽和度將低於形核所需的臨界值。】
【在這種情況下,到達梯層上的碳氫前驅體會擴散到另一台階,從而形成層流式生長,層流式生長可以產生單一的外延表面結果,適合製備單晶金剛石。】
【因此,在襯底已選定的前提下,適當的降低甲烷濃度能夠有效抑制無規則生長,促進層流式生長,增加較高質量金剛石外延的生長時間和厚度。】
寫完這段話,陳舟又回頭看了一眼,在旁邊寫下了一個區間。
【2%~9%】
這是初步擬定的甲烷體積分數的是錯區間。
同樣的思路,同樣的方法,陳舟確定了工作壓力、微波功率和襯底溫度的試錯區間。
但是要在這一批區間裏,找到最合適的那個參數,還是需要時間的打磨。
正如前面陳舟所想的那樣,金剛石的製備工藝,本身是一個矛盾的問題。
它的生在速率會隨着甲烷濃度,工作壓力和襯底溫度等等因素的增加而提高,但過高的甲烷濃度和襯底溫度,又會降低金剛石的質量。
上午11點,張一凡和方結明這邊把分析模型構建完成。
陳舟隨手便把一個通過錯題集試錯出的數據參數甩給了兩人,讓他們通過分析模型再進一步分析。
分析模型可以初步得到當前數據參數的理論結果,算是對錯題集試錯的進一步驗證。
再通過這個反饋信息,陳舟調整試錯區間,用錯題集再驗證。
之後,再把數據交給張一凡和方結明。
就這樣,三人之間的配合,越發的默契。
而金剛石製備工藝的改進,也正在解決預期的目標。
下午一點,陳舟三人經過短暫的休息,便又投入了後續的工作。
陳舟有預感,今天應該能搞出來。測試廣告2
第256章 再拉一人入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