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東正追殺得興高采烈的羅虎覺得情形有些不對,戰場上的氣氛變得驟然詭異起來。&#;&#;&#;&#;&#;&#;&#;&#;&#;&#;&#;八??<[一小說〔網[(w]w]w?.="">姜鑲等人的部隊一路高歌猛進,每日都有攻克城鎮,小有斬獲的捷報奏來。讓他覺得自己攢足了全身力氣打出去的一拳,頓時落了空。
吳軍收縮了陣地,將永平府各處的一座座城鎮都交給了大順軍,將兵力集結到了山海關地區。
這場佈置源自於山海關城內的會議。
方光琛抄回的那份南順兩家的密約草案,大體上就是承認李自成的合法地位,南粵軍向李自成效忠,但是保持現在在黃河以北的態勢,保留山東和河南、冀南等處地盤,保留原有的各種權利。作為回報,大順朝廷變相承認之前南粵軍與崇禎的幾筆借款,但是只付息不還本。同時,也繼續就官吏培訓雙方展開合作。更緊要的是,大順向南粵軍提出三千萬銀元的重建借款,用於黃河以北地區的戰後恢復和重建工作。這筆借款用來採購南中出產的糧食和各種工業品。如果打算購買軍器,需要提前三個月報備。從簽訂協議之日起,這筆借款便開始計算利息。
這些條款對於吳三桂來說無關痛癢,皇極殿裏的那把椅子誰坐都可以。但是,一個附加條款卻是讓整個關寧軍系統譁然了。
就山海關、永平府地區原明朝駐軍問題,南順雙方也達成了諒解意見。高一功很是大方的提出,如果吳三桂所部兵馬願意歸降大順,那麼大順就將他們收為己用。但是前提條件是要進行點驗,明確兵員馬匹數量、刀槍火炮情形之後進行實力統計,關糧餉,授給官職爵位。如果吳三桂不同意歸順,大順可以讓吳三桂率部沿着昌黎、寧河一帶海岸線南撤到天津,然後再行撤往山東。但是,前提是要把武器留在山海關交由順軍接收。這是第一種解決辦法。
第二個解決辦法,便是李華宇方面的意見,如果吳三桂不肯同意全軍和家眷徒手退往山東,那就將吳三桂所部的處理權,交給大順朝廷了。
換句話說,這個便宜外甥,本少爺用完了,可以不要了。你們看着辦吧!
這樣的條件,卻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關寧軍答應的!
其實,這就是吳三桂這個關寧軍眼下實際上的統帥為難之處了!吳三桂這個人,表面上看威風八面,勇武過人,十三歲就闖陣救父揚名天下。其實內心是個蠻膽小怕事的人,歷史上,康熙要削藩,他也沒敢反抗,如果不是手下幾員大將馬寶夏國相胡國柱和方光琛等人逼他造反,他就真的回遼東養老去了。
他倒是很想帶着隊伍,哪怕是赤手空拳的帶着這幾十萬人(包括關寧軍的妻兒老小在內)到山東去,他有信心,這支部隊的戰鬥力之強悍,絕對是能夠入李華宇的法眼的。有了李華宇的支持,重新武裝起來,那不就排隊領個甲冑刀槍的手續問題嗎?
但是,他手下的將領卻是各有各的想法。
除了有方光琛方大少爺這個堅定的反順派之外,其實吳三桂內部問題比大順還嚴重。大順軍雖然也是闖營吞併、火併了羅汝才、賀一龍之後而形成,但是畢竟是闖營實力雄厚,佔據了控股地位,別的山頭便是有想法,卻也不敢造次。
可是,吳三桂的部隊卻是不同。
吳軍之中,眼下可以大致分為三派。吳三桂自己的家丁、嫡系兵馬這是他的基本盤,塔山大戰時撥給他的近萬屯田兵所形成的山東屯田兵派,算是他的准嫡系,靠着這支人馬,他吞併、兼併了不少營頭。&#;&#;&#;&#;&#;&#;&#;&#;&#;&#;&#;而另外一派,就是山海軍和薊鎮、玉田鎮、前屯衛等部被他以武力、糧餉強取豪奪吞併來的一派。
屯田兵是堅決主張回山東的。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也是很樸素。咱們就是從山東出來的,是主公和大小姐派到吳大帥這裏助陣的。當初咱們到大帥麾下,那就是因為有主公和大小姐的軍令。怎麼說大帥也是主公的親人,說到底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