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河岸邊成了一個巨大的練兵場。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蹄聲如雷,喊殺聲震天。兵器舞動,隊形變換,旗幟飛揚,人喊馬嘶。一隊隊在兩白旗滿洲與正藍旗滿洲包衣選拔出來的精銳正在操練,聲勢震動天地之間。
在大片榆錢已經散落一地,枝頭冒出嫩綠樹葉的榆樹林旁搭建起的講台上,豫親王多鐸與肅親王豪格叔侄二人各自頂盔摜甲,在大群同樣頂盔披甲的將官及護衛簇擁之下,靜靜的觀看着旗下這些新近抬旗的包衣人操練,肅立良久仍是一動不動。
雖然站立在一處,但是依舊是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
鑲白旗與正白旗的軍官將領們混雜在一起,個個精神抖擻盔明甲亮的站在多鐸身旁,不時的為他指點着遠處校場上兩白旗兵馬的動作情形。
鑲藍旗的官將兵丁,則是如同眾星捧月一般將豪格圍在當中,仔細觀看着自家包衣的一舉一動。
兩個群體之間形成了一個看不見摸不着,但是卻微妙存在的界河。
河邊荒地上,三旗包衣人中選拔精壯抬旗之後編成的漢軍新營,照着各自旗主的意圖編制操練。
按照五十人一隊的編制,一個新營牛錄被編成了六隊,雖然沒有那麼多的火銃,但是豪格的鑲藍旗漢軍營中,依舊是按照神機營的編制,至少有四隊人肩頭扛着長長的木棍作為火銃的替代品來操練隊列。餘下的兩隊,則是裝備着長刀盾牌和虎槍、長槍等物,他們將作為火銃兵的掩護力量。
雖說已經仿製出了套筒銃刺,但是豪格卻怎麼也信不過這種武器,他頑固的認為還是長刀大斧長槍靠得住!
為了讓這些漢軍新營士兵能夠儘快的分辯出左右,各隊的隊官們在他們的右臂上用草綁上了一根木棍,作為識別左右的標誌。
幾個頭上臉上傷痕猶在的教頭,手中提着短木棒,惡狠狠的在隊列前吆喝着:「老子日你們個先人板板!再走不齊整,每人三棍子,餓一頓!」
起初操練時那隊列可以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隊伍歪歪扭扭的和一條蚯蚓差不多,隊列之中各人連左右都分不清楚。在這些教頭的棍棒與喝罵之下,漸漸的摸着了路徑。不過也難怪,只要有人站隊不對,那些教頭們不由分說提着棍棒上前劈頭蓋臉一頓好打。
這邊鑲藍旗在照着模範旅的路子訓練新營步隊,那邊,蹄聲如雷,人聲嘶吼,卻是兩白旗的漢軍們在操演馬隊。
操演馬隊,卻是不像訓練步隊那樣要求隊列、軍紀、陣型配合等等,但是,卻是更加嚴酷。別的不說,單單是讓那些原本的包衣兵從純粹的步兵變成騎馬步兵,也就是所謂的龍騎兵,就是一樁難事。
訓練騎兵,耗費巨大。軍中早有「一馬頂三人」的說法。講得便是一匹戰馬的消耗要比三個步兵的消耗還要多。至於說騎兵本人的消耗則是更加巨大。平均下來,一個騎兵連人帶馬的花費要接近與一個步兵班。如果將兩白旗麾下的數萬包衣兵全數變成騎兵或者是馬隊,只怕整個大清國都要破產。更重要的是,騎兵難練,騎兵要有過硬的騎術,還得對馬的習性非常了解,特別對自己坐騎的習慣了如指掌。或許苦練半年,可以做到熟練騎馬,但要用來列陣衝殺,沒有個幾年時間怕是不行。不過,多爾袞和多鐸兄弟所操演的這些兵馬,原本就是打算用作騎馬步兵使用,提高軍隊的機動性。所以,對於騎術要求的並不那麼高。
&初模範旅的那些蠻子,不也一樣是連馬都騎不好,照樣把鰲拜這個號稱我滿洲第一勇士的傢伙打得骨斷筋傷?」對於二哥的決定,多鐸表示雙手贊同。
乳峰山下模範旅與兩黃旗的那場騎兵戰,模範旅的馬隊勢如破竹破開了鰲拜的精銳騎兵,更是讓豪格的鑲藍旗損兵折將。這一幕深深的烙印在了多爾袞兄弟的心中。事實證明了,漢人組成的騎兵隊伍,便是騎術不精,但是輔助以嚴格的紀律,嚴整的隊列,對上清國弓馬嫻熟的騎兵們,還是大有勝算。何況,按照商人的說法,以漢人的方式方法組織的騎兵隊伍,成軍成本極低,便是一個換一個消耗,也是清國消耗不起的!
若是旗下的奴才們都能成為模範旅馬隊那樣的軍隊,咱們兄弟還怕他黃太吉作甚?
至於說馬匹,對於眼下財大氣粗的兩白旗和正紅
第六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生命倒計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