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字六劍,算是葉千秋集一身所學,融合道家至理所創出的巔峰六劍。
葉千秋不是一個純粹的劍道中人。
在他的眼中,劍道也好,刀道也罷,亦或是其他門道,最終都歸附於道中。
這在其他人看來,或許是瘋魔之舉。
人之一生,只鑽研一道,窮經皓首也未必能有所成。
更何況,要融合諸道為一道,簡直就是難上加難。
但葉千秋走的就是這樣一條道。
從天下武學大宗師到道門魁首,他匯聚多方世界所學於一身,融會貫通。
一身修為放在雪中世界也一樣是震爍古今。
無論是當年呂祖,還是呂祖轉世,遇到葉千秋也得往後邊靠一靠。
今日,隋斜谷來看他的劍道,道字六劍齊出。
瞬息間,天地風雲變色。
剛剛還晴空萬里的蒼穹,瞬息之間變得昏暗無比。
天地之間,仿佛只剩下六道劍光。
一道道劍光在天地之間橫行,蘊含着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之意。
站在遠處閉目的隋斜谷被這驚人劍意驚的渾身顫慄。
如果說李淳罡的劍道千年以來唯一能媲美呂祖的劍道。
那麼,葉千秋的道劍已然超過了呂祖之劍。
遠處,斜靠在大樹上的李淳罡忍不住坐直了身子,他看着天地之間閃爍的那六道劍光,喃喃說道:「好一個道字六劍,縱使是呂祖復生,也未必能有此光景了。」
轟!
磅礴的道劍氣機,讓天地間所有的陸地神仙都為之一震。
無論是身在何處,在此刻,所有竊取過天機之人,盡數都感覺到了這股道劍之威。
葉千秋飛身而去,立於蒼穹,朗聲說道:「今日我葉千秋以道字六劍上開天門,下啟地戶,鎮道門氣運!」
「誰願一試道劍鋒芒,我在此恭候大駕!」
葉千秋一言遞出,立即傳至四海八方。
……
道德宗建於黃河起始處,傳聞天門之後有一座浮山,已經超凡入聖的國師便在那裏修長生,不問世事半甲子。
北莽麒麟真人有高徒六人,除了兩位真人分別坐鎮天門和山腳,其餘分散北莽各地。
一個老和尚坐在道德宗天門霧靄之外,在外佈道濟世的四位神仙除了王庭那一位,都回到了道德宗。
面慈目善老和尚不言不語,在天門之外落地生根而坐。
天門是高聳雙峰對峙圍抱而成一座天然孔洞,內里雲霧繚繞,門外有九百九十九級玉石台階,便是拾級而上在門外近觀,也不得看清內里玄機。
天門以外有道觀十八座,左右各九,香客絡繹不絕,終年綿延不絕的香火融入霧靄,襯托得道德宗愈發人間仙境。
一條主道通往天門。
老和尚便是在第一級台階前的平地上,安詳禪定。
先是佩劍紫袍真人自天門而出,飛劍下山,劍旋龍鳴三日不止。
唯獨不得入老僧四周三丈。
繼而有持玉如意真人自浮山山腳掠至天門外。
紫袍真人馭劍,一階一階走下。
走了三天三夜,已經走至第三百階。
再有三名仙風道骨的真人趕來。
其中兩位仙人或站立或盤膝在山腳道觀之巔。
剩餘一名國師最後嫡傳弟子掐訣走向老僧,每一步踏出都極為緩慢,但每一次踏出觸地,便是一次天動地搖。
半旬過後,老僧開始讀經。
一字一句,誦讀金剛經。
讀完一遍金剛經,自認識字不多識法亦是不多的老和尚開始講述說法。
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山腳,密密麻麻,不下萬人。
從老和尚坐地以後,將近一旬時光了。
飛劍已將那件清洗泛白的袈裟劃破千百次。
一位一小步一天雷的道教真人也走到了老和尚背後幾尺處。
老和尚全身金黃,儘是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