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當年建設海軍計劃的一部分,當年李淦看過之後,拍案叫絕,以為妙極。
但多年過去,當初一些沒感覺到的東西,隱隱在其心底引出了一些不安。
再度翻看這封當年看過後拍案叫絕的奏疏,李淦嘗試着將裏面的東西,繞開劉鈺鋪設的思路去思索。
奏疏內容本身,看起來問題並不大。
當時建造海軍,朝中多數還不認同,李淦是聽了劉鈺的東南海上威脅論才決定試試看。
之後劉鈺編練青州軍,用勝利取代了論證,勝利者似乎總是有道理的。加之一戰解決了北方邊患,海軍還是建造。
現在對倭一戰,竟像是當初劉鈺的恐懼預言的重演,用整個日本作為一個舞台,展示了他當初說的那些東西海軍機動性尋機而戰,一萬可當十萬,而且始終都是以多打少。
只是李淦今日翻看這封奏疏,不是為了感慨劉鈺有先見之明的,而是把重點放在了裏面的一件看似小事的事上。
那就是貿易公司的軍事義務和水手培養制度。
基本上是個雙向的安排。
貿易公司建造軟帆船,幫助朝廷培養水手,大戰的時候可以直接徵召那些登記在冊的水手。
海軍的退役士兵、軍官,則去往貿易公司謀生。靠着各自在靖海宮學的本事、在軍中練出來的操船、控炮的手段,混口飯吃,順帶讓貿易公司幫着朝廷解決退伍海軍的安置問題。
鼓勵海商子弟學習實學,進入海軍,成為軍官。
海軍拿出一部分錢,投資貿易公司,作為日後退役士兵的年金。
當時看來,毫無問題,可謂一舉多得。
既解決了兵員,又解決了退役海軍的退路,順帶朝廷也不用花多少錢,就讓海軍的退役士兵能從海貿的利潤里拿到一部分錢作為老後的保障。
只是,時勢不同了,這時候再看這篇奏疏,李淦再度忍不住笑了出來。
「當真是狗改不了吃屎。還是倒逼朝廷那一套啊。」
看看奏疏上的時間年月,絕對在平定西域、敲打過劉鈺不要「倒逼朝廷變革」、「倒逼朝廷政策」之後了。
這事,當時李淦是真的擔憂西洋人的威脅,也擔憂劉鈺說的有海無防則海運便捷一萬當十萬那一套。
朝中不同意,李淦的內帑也沒多少錢,海軍怎麼建都繞不開錢和人。當時覺得挺好的,省錢又有人。
許多年前的奏疏,放到今日的局勢之下解讀,李淦就品出了不一樣的滋味。
現在的局勢,和以前大為不同了。
這不是大順要不要建海軍的討論,而是打完日本之後,如果大順不繼續建海軍,那麼就要擔心日本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搞出一支海軍來復仇。
以及劉鈺在日本上演了一下海軍的戰略作用,還是面向藩屬與西洋諸國的一場「直播」,簡直就是在告訴西洋人,以後若是打大順,就這麼打。集中兵力,調動陸軍,集結就閃、落單就打、占城造勢、來攻就跑。
所以這就把大順倒逼到不得不繼續保持一支海軍的地步。
到這一步,在大順的核心決策層看來,是否繼續保留海軍、建設海軍是沒必要討論的。
但是,海軍花錢。養着就花錢。若是陝西、河南等地有民變,海軍沒法陸地行舟去那邊。
對日一戰,給大順指明了一條路,以戰養戰,以戰養海軍,以貿易養海軍。
只是,這封奏疏里的一些政策,當時看來是少花錢多辦事的政策,在此時看來,李淦就覺得劉鈺依舊在暗戳戳地搞倒逼朝廷這一套。
這封奏疏倒逼了幾件事。
大建海軍,不算是這封奏疏倒逼的,而是伐倭之戰倒逼的,不建就要面對「君以此始、必以此終」的詛咒。
而以此為基礎,這封數年前的奏疏,在此時的李淦看來,劉鈺至少倒逼了三件事。
倒逼朝廷維繫股份制分紅嘗試的穩定,倒逼着朝廷不得不繼續嘗試讓商人配合朝廷政策,倒逼朝廷不得不繼續對外擴張,至少下南洋。
這裏面關係到大量海軍士兵、軍官的利益,以及將來他們的退休
第二一零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