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面見康提國王的任務,就落在了杜鋒身上。
鑑於他基本算是內定的錫蘭都督人選,自是要由他去面見國王,和對方打好關係。以為後來經略印度,打好基礎。
至於具體的談判細節,則由外交部的人出面去談。
雖然可能會希望康提以朝貢的名義,但考慮到禮政府各種亂七八糟的政治正確,正事幹不成多少,還是由沒有那麼多政治正確的外交部去做。
科倫坡堡被攻下,實際上荷蘭在印度地區的體系就算是徹底崩塌了。
賈夫納在北,而荷蘭人在印度次大陸上的幾個據點都靠南,攻下科倫坡,就等於將整個印度洋地區的荷蘭據點全部分割了。
杜鋒也就沒必有必要每個堡壘都去攻取,荷蘭人既然選擇了投降,由他們把人帶來集合就是。
這可不是歐洲,大不了跑路,要飯也能要回國。這裏是錫蘭,和康提王朝之間的仇恨,荷蘭人要是不投降,死的會相當慘。
康提王朝信的,是原始佛教,是能組織教團和僧兵的,可不是那種被天朝政權幾次滅佛、改造後的、老老實實的佛教。
在廣州出發的時候,劉鈺囑咐過杜鋒,即便不信佛,也要做出假裝信的態度,形式主義地尊重一下,尤其是參觀佛寺的時候,千萬別亂說話。
反正康提王國的現任國王,也是為了統治從印度教改信佛教的。
大家都不信,那就都假裝信便是了。
大順現在要忙着與荷蘭人、英國人打仗,這倆國家都是可以當攪屎棍子的。
真要是自己得不到也要噁心大順,很可能轉而去支持康提王朝。
再者,錫蘭這地方也實在不是很好攻取。後世錫蘭很出名的便是英國人偷來的茶葉,這玩意都是長在高山上的,真要是攻山,確實不易。錫蘭還能修水庫、修灌溉渠,能有這樣的組織能力,也確實真的不好打。
最最關鍵的一點,是康提王朝的僧侶和寺廟,擁有大量的土地。
大順如果想要徵稅、想要開發、想要移民,就得沒收寺廟土地和僧侶地產,這就是個整個教士階層作對,那肯定會陷入「人民」戰爭的。
而不沒收寺廟和僧侶的土地,打康提幹嘛呢?圖什麼呢?
寺廟和僧產,向來都是免稅的,大順難不成要倒貼錢,讓這些僧侶階層滿意?
是以不但要保持和平,如有必要,還可以放棄一部分荷蘭人的「遺產」,退給康提王朝。只要保證大順獨家壟斷肉桂、檳榔和寶石的出口就行。
只要控制三個港口:賈夫納、科倫坡、亭可馬里,剩下的地方都可以還給康提王國,以示友好。
荷蘭人在這邊的統治,讓康提王朝的貴族很不滿,因為荷蘭人廢除了種姓制度,還取締了童女婚姻,這嚴重損害了封建貴族的利益。
大順當然不會開倒車,但荷蘭人佔據的地方,政策不會改變,那也是荷蘭人之前的「罪惡」,和大順可沒什麼關係。
這一點一定要和康提王朝的人講清楚:除了那三處港口之外的地方,都可以繼續延續舊制度,舊宗教、舊種姓制度、種姓社會分工制、童女婚,等等這些,大順都不會管。
康提算是大順嘗試建設新型朝貢關係的一個嘗試。
明朝前期經營東南亞,或者說在東南亞稱天朝的一個重要物質基礎,那就是擁有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沒有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是不能當天朝的。
而現在,錫蘭特產的肉桂、檳榔和寶石,這三樣東西,大順的消費市場和歐洲印度比起來,差太遠。
大順想要在康提,以及東南亞,復原本的勢力範圍和新型朝貢關係,要滿足兩個條件。
其一,證明自己可以趕走西洋人。
其二,大順可以把貨賣出去,不會縮小各國原本的出口規模。
缺一不可。
否則的話,大順吃不下那麼多的肉桂、檳榔,自然而然的,康提王國就會琢磨着和英國人交好,讓英國人賣貨。
而這,也是這一次前往康體城談判的一個重點。武力上的優勢,已然證明了,剩下的就是經濟上的許諾了:大
第三八九章 宗教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