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新順1730 > 第四一四章 下南洋到底為了啥(上)

第四一四章 下南洋到底為了啥(上)

如除夜權、比如佃戶要為主家避諱等等,都是發生在黃淮地區。

    而且大順的天下取自大明,大明從哪起家的?這一點沒有王朝比大順更在意黃淮地區。

    這裏不能席捲天下,但很容易「為王前驅」,地處帝國的腹心之地,亂起來就是縱橫數省、隔斷南北。

    雖然因着運河、淮河、黃河的分割、阻隔,使得這裏即便爆發起義,也容易被困死。

    但若是這裏持續糜爛,消耗帝國的軍力財力,就很容易為王前驅,其餘更適合的地方就可能出現一股勢力。

    站在皇帝的角度,整個邏輯是這樣的:

    要廢漕改海,首先要確保南洋的安穩,沒有強大的海軍勢力可以威脅到海運,保證京城的糧食。

    要保證南洋的安穩,就需要一支艦隊。所以為了這支艦隊,要投錢。

    要廢漕改海的同時,還能安置黃淮運河地區的百姓,這就需要錢。

    原本的賦稅和支持,基本平衡,捉襟見肘。需要新的財源,來保證廢漕改海的費用。

    新的錢從哪裏來?

    南洋。

    至於說解決人多地少的矛盾,皇帝也有自己的想法。

    百姓活不下去,才會下南洋。只要讓朝廷在南洋有一定的勢力,政策上允許百姓下南洋,但並不是如同內地省份一樣管轄,這不也可以解決嗎?

    朝廷每年收的稅,除了打仗、官員開銷、軍費等,很多都要用在賑災、救濟這些事上。

    因為大順得天下的過程,使得大順對於賑濟和救災相當在意。畢竟太祖皇帝怎麼起家的,也怕後人有學有樣。正所謂你李自成幹得,我等便干不得?

    但皇帝覺得,既然朝廷有了一支海軍,海軍又特麼的簡直是個吞金巨獸,尋常割據勢力可是絕無能力搞起來的。便是有人在南洋作亂,難不成能一葦渡海,去京城奪了鳥位?


    若是如內地省份一般,改土歸流、賑災救濟、郡縣同化,一年往裏面得扔多少錢?

    可要是按照西洋人的思維,把南洋做殖民地,這不就省錢了嗎?百姓活不下去了,願意下南洋,且下,但朝廷也不會如同安置東北、西北移民一般,多花好多錢。

    這樣一來,不但省錢,還能賺錢。

    若能有錢把黃淮、運河問題解決了;若能弄到錢,將來科學院的鐵軌路計劃成功,穿過松遼分水嶺、穿過河西走廊……皇帝還覺得大順說不定真要追趕商周,搞出八百年基業哩。

    當初劉鈺嚇唬皇帝,說南洋若有強勢的海軍,切斷漕運、支持叛亂,我看着大順要完吶。

    現在,海軍有了、南洋奪了。東北、西北可能出現一個能問鼎中原的政權,可南洋怕個毬?難不成一葦渡海?

    這就導致皇帝對待南洋,與對待東北西北等故土新歸之地、以及天朝內部的基本盤的漢地諸省,心態上就完全不同。

    在下南洋的問題上,劉鈺和皇帝是同路人。別管目的是啥、別管內核是啥,總之下南洋這個過程是一致的。

    但在下南洋之後,兩個人其實有相當大的分歧。

    而這,也將直接關係到南洋將來的政策。

    牛二等人的屁股決定腦袋,他們覺得荷蘭人的強迫種植制、拉攏鄉紳村長的政策,確實不錯。

    站在皇帝對南洋的態度上,也確實對的不能再對。

    十畝地,六畝歸己、四畝要強迫種植經濟作物做土地稅。在歐洲賣10銀幣的咖啡,強迫種植做土地稅、或者壟斷收購,可能也就花個1銀幣。

    十倍的利潤,而且幾年之內就能見效。

    咖啡樹宜生長在高海拔、火山或石灰岩或花崗岩土質,高溫時多雲或有蔭蔽樹,晝夜溫差大,乾濕季明顯,土壤肥沃的地方。

    錫蘭或者爪哇,有山區、有高海拔、有火山,最是適合種植這東西的。而且爪哇的咖啡,因着很適合,質量確實好。

    一般來說,咖啡從種到收,只要四年時間。而且現在咖啡在歐洲的價格很高,利潤比起因為「人體四液」學說退潮的香料,利潤要高。

    藍葉藤作為提煉靛藍染料的作物,爪哇也非常適合種植。伴隨着棉紡



第四一四章 下南洋到底為了啥(上)  
望舒慕羲和推薦:  
隨機推薦:  做局  荒古武神  抗戰之關山重重  都市極品醫神葉辰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新順1730"
360搜"新順1730"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