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新順1730 > 第四三八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

第四三八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

多少錢,實在是有了個非常肉痛的了解。

    但幾乎同樣遙遠、蠻荒的蝦夷、鯨海,因為有利可圖、海運交通相對方便、貨能賣出去,雖然開始移民的時間比西域晚,但移民人口已經逐漸超過了這幾年往西域的移民。

    朝廷沒花一分錢,使得蝦夷、鯨海華人日多,這在皇帝看來都是實打實的好處。

    此外,劉鈺雖然一直很小心,不去觸碰諸如紡織之類的可能對小農產生巨大衝擊的產業,但是採礦、冶金、熔鑄、玻璃等一些對小農基本沒有衝擊的產業,這幾年也逐漸發展起來。

    每年都給朝廷帶來了不少稅收,譬如玻璃等產業,變通一下英國經驗:英國是對原材料徵稅、大順這邊是對成品玻璃、鐵器等徵稅,而且大型作坊相對而言也不容易逃稅,確確實實讓朝廷看到了利益。

    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民間資本投入。

    皇帝當然考慮過商人的威脅,所以他把劉鈺的這一套方案,稱之為「豬圈養豬」。

    利用長江口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發展起來的海軍、海運等優勢,以長江口為中心,讓資本對周邊進行輻射。

    投資者「圈」在松江府。

    松江府外,朝廷還駐紮了一支野戰部隊。

    海軍艦隊只要順風,一旬之內就能從威海衛軍港直接炮擊松江府。

    加之對日的貿易公司總部、嘗試着收股票印花稅等,都是在松江府先行的,那裏經過將近二十年的發展,商業和投資氛圍已經相當濃厚。

    所以,皇帝希望變通一下《遷茂陵令》的做法,讓南洋的巨富們,帶着他們的原始積累,去松江府「圈」住。

    可以投資、可以興辦產業,但不管怎麼跳,旁邊駐紮的兩萬野戰部隊、威海衛的幾十艘軍艦,都可以讓皇帝確保萬無一失。

    這也算是劉鈺和皇帝之間的一種默契地妥協。


    皇帝許可嘗試一下民間資本的力量;劉鈺給皇帝了顆定心丸:強勢的海軍和軍改後的野戰部隊,一旦皇帝不想要了,那就一夜之間全都毀掉便是。

    現在的技術還沒有那麼先進,巨型的官辦企業還辦不起來;搞宋元時候的官辦經濟,大順既沒有免費的官屬工匠,也沒有那個能力復宋時舊制。

    現在朝廷逐漸擴張,很多地方都需要錢。就像是東北、蝦夷,打下來了,若是沒有人,那和沒打下來有啥區別?

    西南地區的改土歸流、西域地區的移民填充,民間資本毫無興趣,因為沒錢賺。

    可東北;南洋;乃至於在松江、天津等朝廷可以完全掌控、人口密集、勞動力充裕的地方興辦手工業工廠這些,民間資本還是願意投錢的,因為有利可圖。

    皇帝欲將松江做茂陵。

    茂陵距離長安不遠。

    松江,在大順的海軍能夠確保廢漕改海不會受海上威脅、確保能在南洋擊敗西洋人後,其實距離京城也不遠。

    往陰暗裏說,劉鈺估計皇帝多半琢磨過:若是遇到明末那種朝廷無錢的情況,這些「豬圈」里的豬,就可以全殺了取肉。再不濟,殺雞取卵;再再不濟,強制借錢。

    只要朝廷還有錢、還有海軍,那麼就有糧食、就能兵員,就能繼續統治。

    刨除掉這些極端陰暗的想法,皇帝日後還想着廢漕改海,還有人上書建言廢兩改元、還要繼續對外貿易、還希望以對外出口為主的產業容納更多的失地農民、還希望民間資本繼續對鯨海進行開發、甚至還在參觀完科學院後琢磨着將來修鐵軌路以便大順京營的兵可以隨時鎮壓各地的起義……

    種種這些想法,加上皇帝覺得自己差不多應該或許還能活個二三十年,以及這幾年確實見到真金白銀國庫也逐漸充盈了,於是才想着欲將松江做茂陵。

    只不過,在劉鈺看來,倒不如說是讓松江府做東方的阿姆斯特丹。

    劉鈺一直覺得,大順這邊不缺原始積累的資本。不管是那些大地主,還是南洋這些巨富,亦或是那些搞海外貿易的,都已經通過種種乾淨或者不乾淨的手段完成了。

    缺的,還是一個穩定的、可以獲利的投資方向,以及整體社會氛圍的引導。

    朝廷現在要做的,既不是放任



  
望舒慕羲和推薦:  
隨機推薦:  鄉村小術士  吞噬古帝  誅天劫  都市極品醫神葉辰夏若雪  做局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新順1730"
360搜"新順1730"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