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是否有用,要看到利益。
這本漢譯之後的《國姓爺合戰》,放在這一次群臣給皇帝的賀禮之中,只能算作一類不尋常的禮物,卻算不上唯一的不尋常。
既是皇帝過生日,諸如祥瑞之類的東西,自不會少。各種貢品,平日也都見得多了。
但這一次,除了劉鈺送來的一堆古怪禮物之外,還有另一些別樣的禮物。
一本參謀部的人編寫的《訓練操法詳晰圖說》,將劉鈺提出的戰術體系詳細化,配以圖譜,直接可以作為日後軍官學校的教科書。
一冊朝中大臣投其所好編纂的《西域地名古今考、請復漢唐舊名疏》,參閱了大量的漢唐古籍,將西域如今的地名和舊地名一一對應,請求把西域的地名改回漢唐時候的舊名。
這些和往常不同的別樣禮物,還有不少。但最特殊的,還是劉鈺送來的那些,已然是堪稱古怪了。
股票,白銀,玻璃,以及那本《國姓爺合戰》的漢譯本。
漢譯本不算太厚,就是一齣戲,幾折而已。
剛送來的時候,李淦就看過了。史世用的文化水平不夠,但是康不怠潤色之後,拱火言辭那是駕輕熟就。
等着史世用回京,又把在江戶的一些見聞、言論一說,李淦的火氣騰的一下就上來了。
這時候又叫太監把這本書拿來,他的火氣早就消了,此時想的便是等待劉鈺那邊準備就緒,將這本書發於群臣,捅破琉球雙面朝貢的窗戶紙,看看群臣們又會有什麼樣的說法。
隨便翻了幾頁,再度又看到那幾句極為拱火的地方時,太監回稟說劉鈺巡查完了京營軍改的情況,前來復命。
李淦也沒把書收好,就叫人宣他進來。
免跪之後,李淦先問道:「卿自大沽口一路來,又去巡查了京營? 有何感想?」
若說感想? 劉鈺還真有不少。
在沒入京營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了。
大沽口炮台的修築? 他是支持的。這看上去是個面子? 有這錢不如花在海軍身上,但考慮到和法國的接觸談判? 這個面子還是要做的。
除此之外,便是軍改已經略有成效? 京城的一些部隊已經配發了新槍和刺刀? 青州軍打散之後帶動了京營。一些京營的外表本就看起來不錯,換裝槍械之後,至少看上去像是一支線列兵了。
一些青州軍常聽到的軍歌,也在京城聽到過。甚至一些發牢騷的軍歌? 也沒有禁絕? 有那麼一絲滋味了。
等真正入京營轉了幾圈,發現也還真的可以。
練兵處練兵,練兵過程中,沒有裁撤的軍官,按照級別去學習。考核不成的? 便淘汰。
只有混到了四品以上,才不用去學習? 真正打仗的時候靠參謀們指揮。
影響軍改速度的,就只剩下槍械了。現在京營加上青州軍的那部分存量? 也就三萬支新槍,但是這三萬人已經基本操練出來了。
本身京營還算能打? 軍紀也還湊合? 還沒有完全爛到根子裏? 改變一下戰術體系的事而已。
將見聞大致一說,皇帝便把那本《訓練操法詳晰圖說》扔給劉鈺。
「這上面的內容,朕看了看,大可推廣做軍校課程使用。你也回去看看,若有什麼不足之處,只管說。」
劉鈺看都沒看,便道:「臣之所學,已經盡數教完。既然是他們編寫的,臣以為,看亦可,不看亦可。」
之前就已經說過,自己所學已經盡數傳授,這話本來也是真的。很多細節的東西,要靠實踐經驗。但整體思路就是那麼回事,最優秀的那批人也都理解了戰術體系的思路,圍繞着這個戰術體系編寫的教材,也不是一拍腦袋就想出來的。
參與編寫的人都有帶兵經驗,集思廣益,保證戰術體系和思路沒錯,那就不用看。
再說劉鈺也得讓皇帝知道,在陸軍上,自己真的是無汁可榨了,不用擔心自己藏私什麼的。
至於若是搞出來米尼彈和膛線之後的戰術變革,那是劉鈺藏給自己的,自然不會說這些。
皇帝聽劉鈺這麼一說,心裏也是愉悅,笑道:「雖是如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