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腿小哥走後,把留下的倆小的都安排在草墩子上排排坐好,在倆人詫異的目光中,重新弄了兩個新號牌給他們。
這些被安排現場學習的孩子都是未啟蒙的,想讓他們自己登記個人信息基本不太可能。
馮時夏對姓名的寫法掌握得又還不多,所以,這批人,個人信息都是簡要登記,主要是登記編號、年齡和性別,名字反而放在備註欄,馮時夏直接注音。
而發給他們個人的號牌卻比那些學生拿的要複雜一些。
登記表上有的,號牌上基本都有。
全是用這個時代別人看不懂的數字、拼音和符號之類的標註的。
就連每個孩子的主要樣貌特徵馮時夏都給標記了上去。
比如小女孩的包子頭,小男孩的大鼻涕。
一式兩份,雙方各持一份。
憑號入場,憑號考核,憑號離場。
她把這部分號牌弄得這麼仔細是因為這些孩子相當於是要在自己這兒託管半小時的。
分清楚每個孩子才能更清晰地掌握他們的動向,總不能到時課上到一半其中哪一個溜走了自己都不知道。
這些孩子可不像大一點的那些,個個都明白號牌的意義。
像上回這「小鼻涕蟲」,拿了零食,號牌就當場扔下不要了。
有的即便知道要保管好,也不一定立馬分得清哪張是自己的。
到時候幾個人圍一塊鬧起來,混抓了都是非常可能的。
在他們心裏,估計只要有這樣一張紙就能來學字,學好了就能拿到吃的。
至於自個兒拿的是哪一張紙片有啥關係呢?
反正我就是有。
小孩一旦固執起來,那也是很難講通道理的。
索性馮時夏把這些細節都標註上,就是為的有孩子玩混了,她保證能在最短的時間重新給捋出來。
這能提高不少工作效率的同時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公平。
像大些的孩子,開始知道護食了,輕易不會把自己的號牌跟別人調換。
可那些兩三歲又老實膽小的,怕是輕易被人哄一哄或嚇一嚇,就自動自發地把號牌換給別人,自己吃下這口悶虧。
這是馮時夏不允許的。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