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境界之闊大,確非他人可及。」
「我來給大家背誦一遍,《蜀道難》作者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親眼看着白羽連詩都不看一眼就全背下來的眾人,心中皆是感嘆。
看看,這還是人嗎?
這首詩是高中時候背的,也就是說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
這還能一字不落的背住,並且還深情並茂的朗讀。
白羽背誦完後,不管其他人心中有多震驚,繼續說道:「深入解說這首詩之前,我們先來談一下這個李白。」
「一說到李白,大家就知道,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而且寫的是一般都比較誇張。」
「這首《蜀道難》,更是將誇張運用到了極致。」
「無論從哪個藝術角度衡量,《蜀道難》都堪稱是他的代表作,它集中體現了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和作者的創作個性。」
「首先是感情強烈。別的做的一般都是,寫到一半過後才開始表達出感情,但我們的李白他偏偏就不走尋常路。開篇就以噫吁賊!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強烈詠嘆,奔騰直瀉,抒發出他對蜀道高峻艱險所感到的驚愕、感慨,而後。」
「而且,在詩的中間和結尾,他又兩次重複了這一詠嘆,將自己的強烈感情籠罩全詩,給人以一唱三嘆,迴環往復的感覺,讀來令人心潮激盪。」
「其次是誇張極度。誇張是詩人常用的藝術手法,然而,李白的誇張與眾不多,他往往把筆下的事物誇張到極度,而且動輒用千、萬等巨額數詞來形容修飾。如白髮三千丈、飛流直下三千尺、輕舟已過萬重山等膾炙人口的詩句,都是典型的例子。」
「就《蜀道難》而言,他的誇張也到了登峰造極、無以復加的地步。別人說登天最難,而他卻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成語有云,談虎色變,他卻道蜀道之難、使人聽此凋朱顏!;民謠相傳,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到他筆下竟成了連峰去天不盈尺。」
「為了強調秦蜀交通阻隔時間之久遠,他說是四萬八千歲,為了突出青泥嶺山路之盤曲,他說是百步九折;而為了顯示蜀道之高聳,他甚至誇張說連為太陽駕車的六龍至此也要掉頭東返……這些極度的誇張,雖不符合事物實際,但卻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艱險雄奇,突出了它不可攀越的凜然氣勢。」
「再次,想像豐富奇特。李白在這首詩中的想像力是驚人的,超越時空限制,不受任何約束。」
「從蠶叢開國、五丁開山的古老傳說到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的可怕現實,從六龍回日之九重雲霄到衝波逆折之百丈深淵;既有百步九折、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的各種圖景展現,又有悲鳥號、子規啼、砯崖轉石萬壑雷諸般音響激盪;甚而至於還有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的切身經歷、實地感受。」
「憑藉神奇的想像,作者具體描繪出了蜀道崢嶸崔嵬的面貌,生動渲染出了它陰森幽邃的氛圍,使人如身臨其境,耳聞目睹。歐陽修曾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太白落筆生雲煙,形象地說出了人們讀《蜀道難》後所得到的藝術感受。」
「還有應該注意的是,作者還將神話、傳說與他的奇特想像和恣意誇張結合在一起,使三者相輔相成,交融為一
第32章:白羽課堂開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