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演員也就董熹一人。
而電影也已經成功在廣電立項,片名:《月球》。
類型:科幻。
投資:2500人民幣。
拍攝周期:3個月。
做為一部小成本的科幻電影,不會有什麼星際戰爭的,宇宙飛船滿天飛的大場面。
所以想要吸引觀眾的眼球,除了要在劇情上創新外,剩下的就是一定要有代入感。
整體的設計,要顯得十分真實才能讓觀眾感受到科幻片的氛圍。
尤其是月球表面的土壤和環境,剛開始道具組的人因為能力有限,佈景出來的感覺就跟荷里活80年代科幻片似的。
董熹看了一眼就直搖頭,他不想要這種「一眼假」的佈景,觀眾看到後更是會失望。
會認為現在國內的水準,依舊跟荷里活相差20多年。
這雖然是現實,但是做為電影人如果不尋求突變,那麼只能被觀眾拋棄。
所以,董熹一聲令下,原本搭建差不多的攝影棚直接推倒重來。
這一次,有了國家航天局的加入,佈景在質感上瞬間得以升華,很多專業的設備甚至現在還在服役。
當然是1:1模型機,或者叫做概念機,為了營造出未來感,所有的機器設備一律超前設置。
至少在外觀上,不輸於這個時代任何的荷里活科幻作品。
為了達到這個效果,除了後期的特效外,前期的道具準備是重中之重。
否則一輛破麵包車再怎麼偽裝,也不能成為一輛超跑。
「這個智能機械人能不能做的可愛點?」董熹看着道具師完成的初稿,有些皺了皺眉頭。
《月球》可以看作是獨角戲,董熹要扮演多個相同的克隆體,而唯一和他有交流的則是一台智能機械人。
「呃,可愛點?」道具組的負責人不太理解,剛開始董熹對於這個角色的要求是科技感。
現在要可愛點?
雖然是老闆,但負責人還是有些抓頭:「機械人怎麼可愛?娘化?」
「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可愛,而是一種獨屬於機械人的可愛,比如星戰系列的r2-d2。」董熹看他不理解,開始舉起例子。
「r2-d2我知道。」負責人點點頭,但隨後又疑惑的問道:「但它哪裏可愛?」
負責人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和一個垃圾桶成精一樣,怎麼就可愛了。
董熹:………
感覺有些對牛彈琴,董熹直接拿過一張a4紙,開始在上面寫寫畫畫。
不一會兒,一個由兩個圓球組成的機械人就躍然紙上。
董熹的分鏡頭腳本實力一直在線,當初他第一部電影《馭風少年》就是靠着出色的分鏡頭,才讓投資方敢讓他指導。
「照着個感覺做,身體的顏色選暖色系,多做幾種顏色看看效果。」
「明白了。」負責人看着董熹一氣呵成的作品,橫看豎看都覺得有些怪異。
「記住了,要萌一點!」董熹又囑咐道。
「猛?還要可愛!」負責人點點頭,顯然有些誤會了董熹的意思。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