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存的淮南軍還在山東肆虐。
大量支持太子的蛀蟲還在窺望着。
在清算之前,李曄先去拜會了張承業。
張府坐落在南城敦義坊。
人一旦失了勢,就像秋日黃花,人走茶涼。
新貴們踩着他扶搖直上。
張承業的侄子張瓘原是丹州知州,年輕時曾跟着劉知俊做賊,黑賬不少,也受到了牽連,被人翻了舊賬,吃了幾個月刑部大獄的牢飯,雖然放出來了,但官職卻被免了。
張瓘昆仲五人,無論做官還是經商,都受到了打壓。
就算在家中讀書,也是鍋從天上來。
一家人擁擠在破落的房舍里,形同軟禁,艱難度日。
若不是劉全禮暗中接濟,張家早就揭不開鍋了。
堂堂國公,大唐社稷重臣,落得如此境地,李曄心中說不出的滋味。
原以為張承業能善終,卻是自己想簡單了。
由此也可見張承業的清廉不是裝的。
這個唐末大宦官,幾乎把一切都奉獻給大唐。
在大唐宛如定海神針一般,正因為有他在後方,李曄才能放心在外征戰。
「老奴無顏再見聖人。」張承業滿臉病容。
李禕能登上太子之位,很大程度上源自他的提攜。
「張公何出此言?這麼多年沒有你在背後支撐,朕安能重振大唐?你我雖是君臣,實則手足,望張公以國家為重,大唐不可一日無公!」
這絕不是李曄的誇大。
在治國上,李曄固然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
但落實這個想法,既要有才幹,還需要根據大唐的實際情況來施行。
王莽的改制比現在的李曄還要超前,但步子邁大了,把蛋也扯到了。
韓延徽、馮道、宋齊丘等人也有大才幹,只不過君臣默契非是一朝一夕能建立的。
而且他們也鎮不住場面。
只有張承業在武人、文人、宦官三個系統里全都吃得開。
「得遇陛下,老奴不枉此生!」張承業淚流滿面。
李曄也不禁心中感慨,「大唐盛世,任重而道遠,你我君臣怎可言老!」
「老奴萬死不辭!」張承業臉上重現了光彩。
整個張府也喜氣洋洋。
其後,李曄還拜會了張承業的老母,封其為一品誥命夫人。
張瓘算是半個武人,為人本分,缺乏政治頭腦,在地方政績平平,基本是升遷無望。
沒有戰功,沒有功名,李曄就算想提
第六百九十五章 老臣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