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淮源。
此時相繼他在召陵看到安州交納的「絲鐵」,都過去大半個月了。
八月河淮地區還十分的炎熱,但桐柏山里已經清涼下來。
徐懷趕到淮源城,原本想着先召見知縣程益為首的淮源縣官吏了解縣政,再將將徐仲榆、徐柏松等徐氏、王氏族老以及自始至終沒有留在桐柏山裏的一些大姓宗族的老人請來飲宴,聯絡感情。
然而徐懷剛到淮源城歇下腳來,卻是韓圭、沈煉、陳榮鈞以及特地從楚山城趕來的蘇老常、莊守信,迫不及待的將新編織的兩片甲衣呈上。
案桌之上,兩片甲衣都是半成片,都僅有尺許見方,細小鐵環環環相扣,編織成甲,要比傳統的瑣子甲細密得多。
「楚山往後要制瑣子甲咦,這甲片似比瑣子甲要細密許多……」
淮源甲作、軍械作以及十八里塢鐵場,雖然都在淮源縣境內,但與金砂溝砂金場,都受左長史院曹司所轄,獨立於淮源縣之外,因此身為淮源知縣的程益,並不清楚韓圭趕到淮源,是在為瑣子甲製備之法改良奔波。
不過,科舉屢試受挫,年逾四旬謀得淮源驛丞差遣後,整日抱着酒壺昏昏沉沉的程益,卻博學多識,是淮源難得精通諸多雜務之人。
溜槽法的改良,早期桐柏山修造堰壩,製造投用水碓、水排等水力器械,乃至早期鑄鋒堂的兵械製造、匠師培養,程益所發揮的作用,要比徐武良更為關鍵。
楚山置縣之初的工房,之後營造院,以後楚山行營及申州所屬的工曹,都是程益直接負責。
等喻承珍、莊守信、丁崇、沈煉、莊庸、陳榮鈞等一批大匠級人物,從汴梁投奔楚山,補充楚山緊缺的工官隊伍,而隨着楚山行營所轄防區的擴大,諸縣更缺主政官員,程益才改知淮源縣事。
因此瑣子甲已經逐步從戰場淘汰出去,程益都沒有機會見過實物,但對傳統的瑣子甲,還是有相當的認識。
他將其中一片甲衣拿在手裏,就知道與兵書所錄的瑣子甲,有些區別。
「製備之法不一樣,」徐懷笑着說道,「叫陳榮鈞給我們講講,這甲衣的製備之法,與傳統有何不同……」
瑣子甲製備之法改良,並非將煉爐之中半熔融的精鐵條直接拉拔成線製成細鐵環這麼簡單。
要確保甲衣抵擋劈斫的能力,細鐵環的堅韌度是有門檻的,特別是純粹憑藉熟練老匠師眼力與手感去評判鍛鑄件良劣的當世,後續淬火及鍛打處理還是較為繁瑣,耗時耗力。
即便如此,蘇老常、莊守信他們預估,一件瑣子甲的製備也要比舊法節省三分之二的人力。
因為鐵環更為細密,最終所編織的甲衣,除了僅有舊法制甲的一半重量、防護力還要更強外,也更為柔韌、貼合將卒的身體。
當然,陳榮鈞、韓圭他們有更大膽的想法,介紹過他們這大半個月在新法上摸索出來的經驗,又說道:
「每一枚環扣製成,要比舊法環扣輕薄近半,我們琢磨着環扣套編也可以加以改進,將單環扣套,改為雙環扣套——不僅防劈斫更為優擅外,防穿刺也要更強一些……」
「哦……」
徐懷還沒有時間想到這點,拿起另一片用雙環扣套法編成的甲衣,仔細端詳細處。
所有的鎧甲防刀劍的劈斬能力,都要遠勝過槍矛的捅刺,主要就是鋒利矛簇、槍簇刺出時,尖銳鋒利的槍簇,作用於一點;而長刀斬劈,鋒刃之力分散於一段線上。
札甲比瑣子甲防穿透能力更強,一方面以當世的鑄造技術,槍矛是很難保證有多尖銳,通常都是鈍頭,槍矛捅刺過來,較純的槍尖狠狠扎到甲葉上,受力還是有所分散的。
然而當世槍矛除開尖部外,簇刃卻較為鋒利,一旦尖部刺入瑣子甲的細環間隙中,鋒利的簇刃將細鐵環斜切開,則較為容易。
還有就是瑣子甲的細鐵環,是斷開的,槍矛刺擊勁力足夠大,也能直接將細鐵環撐開,達到破甲的目標。
從這個角度,雙環扣套編方,防穿刺能力至少要比舊法強出一倍,即便還是不如札甲。
陳榮鈞他們還提出新法甲衣更為柔韌、貼身,可以作為襟部、肩膀以及頸項部
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