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汝蔡前線陳兵十萬,就已經將軍事動員潛力榨盡。
而此時除開楚山在汝蔡申三州的軍事動員能力沒有被削弱外,除開南陽、襄陽、荊州四萬州府兵馬外,還在荊北四縣、南蔡、南陽新置都巡檢司新編總計近二十萬的輜兵。
接下來在廣設鄉司接管南陽、襄陽地方上的鄉兵操練、進一步發動中下層貧民之後,軍事動員潛力還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
還有什麼值得悲觀的?
說到屯田,朝廷預估制司在南陽、荊州及僑縣南蔡預計能增加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萬畝左右的軍屯,但實際上截止九月份,僑縣南蔡開墾垸田已經達到二十五萬畝,章山、樊台、長林以及東洲巡檢司完成充公、圍墾的垸田、灘地已經達到五十五萬畝。
除此之外,江陵以東、瓦子湖、白露湖、桑赤湖以南的臨江地區,以及監利都巡檢司境內,包括赤山灣在內,還有至少上百萬畝耕地資源,可待後續一步步開發、圍墾。
南陽府此時諸縣在冊田畝總計約五百萬畝,但在大越中期,唐鄧二州最高時錄得逾六百萬畝的賦田。
這主要是唐白河流域洪澇頻發,大越立朝以來唐河、白河也曾多次改道。
特別是河流改道,每一次都會有大量的田地從州縣田冊鈎銷,但舊有的河流淤平之後,官紳勾結私占圍墾,卻罕有錄入田冊或者千方百計的少錄、瞞錄。
這就造成南陽府近百年來人丁繁衍超過一倍,在冊田畝非但沒有增加,還減少了一大截。
因此真要下定決心清查田畝,僅南陽府就至少還能查出上百萬畝的私占隱田來,樂觀的估計,僅南陽府可能就能查出一百五十萬畝以上的私占田地。
這也是南陽宗族士紳忌憚痛恨楚山的最根本原因,動了他們的根子了。
而徐懷決意將這些私占田地統統都挖出來,自然就沒有想過要與宗族士紳和解。
當然,徐懷最大的底氣,乃是治軍乃至治理地方,就是從根本上就不依賴於宗族士紳。
此外,南陽府東西兩翼乃是桐柏山西麓、伏牛山南麓山地,而荊襄陽府、荊州境內還有武當山、荊山、巫山東麓等山地連綿不絕。
這些山地,不僅有大量的耕地資源可以進一步開發,山里也還有大量銅鐵礦以及藥材、桐油、木材、石料等物產資源可供開發。
總的來說,京?襄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潛力,對在中路支撐住赤扈人的攻勢,甚至對河洛、京西地區組織大規模反攻,都是綽綽有餘的。
只是這些潛力要轉化為真正的實力,還要太多的事情去做。
不過,京荊的形勢只會一步步改善,不會更為惡劣,更關鍵的還是要看淮東、淮西以及秦嶺沿線,能不能支撐住赤扈人的攻勢。
楊祁業最終沒有留在京襄,而是奉旨率右驍勝軍進駐楚山,接受文橫岳的節制,同時右驍勝軍的家小也都遷到潤州安置,實行駐戍。
如此一來,以鄧珪、楊祁業為首的左宣武軍、右驍勝軍構成淮東大營防禦徐海之敵的主力,原神武軍保留兩萬人馬留在淮東,家小還都遷到潤州進行安置——在完成這樣的替換之後,文橫岳身子也實在支撐不住,顧藩正式接替文橫岳,出任淮東制置安撫使。
而在淮西,韓時良接替楊茂彥出任制置安撫使,劉衍率領完成駐戍分置的左驍勝軍,出任淮西制置安撫副使,包括左驍勝軍、歸德軍以及韓時良嫡系左右龍威軍在內,淮西戰兵規模超過十萬,成為大越轄兵最眾的制司。
宿衛禁軍余珙、凌堅等將紛紛外調,而葛鈺等將調入宿衛禁軍,曾是鄭懷忠麾下深受信任的十數淮東軍將,在積極彈劾鄭家父子罪行之後,也陸續調到荊南、荊北制置司或下轄兵馬都監司任將。
與此同時,楊茂彥、寧慈、吳文澈等人都調回中樞,出任參知政事,紹隆帝算是完成登基之後的初步換血。
大越從各個方面的狀況,相比建繼帝駕崩之前都很大的改觀,
然而赤扈人新汗順利登基,又將大部分党項人納為附庸,兵鋒也可以說臻至極致,大越的防線能不能經受住考驗,此時還是未知數,更不要說將赤扈人從中原驅逐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