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加歲入以及滿足制司自身極為龐大的布匹需求,徐懷也要求南蔡、荊北四縣以及南陽新置的屯寨,拿出相應的田地,從江淮地區引進優質棉種種植。
之前在南蔡成立相應的織造院,主要從江淮等地購入棉花、棉紗進行織造。
這裏一方面是南蔡地少人多,富餘的勞動力需要有場所進行吸收,另一方面新式水輪機當時還沒有投入使用,傳統的水轉大紡車用於紡拈棉線很不夠穩定,相比較畜力或人力,並沒有太大的優勢。
目前新式水輪機投入實用,能給所有的作業器械,提供穩定、速度可調節的動力,當然不能僅局限於冶煉、兵甲等鐵製器的鍛鑄。
京襄北倚伏牛山、東秦嶺、桐柏山、西倚荊山、巫山諸脈,襄陽府還與大洪山西麓諸嶺接壤,水力資源充沛,而且多為最有利於發展水力器械的低山淺嶺區。
徐懷怎麼可能因為擔心新式水力機的機密外泄,而自縛手足?
當然,為了爭取擁有更長時間的先發優勢,一些試驗性質的新建工場,目前主要還是集中在雲陽、淮源、泌陽三地。
特別是泌陽,目前作為制司衙署所在,大量的將吏家屬集中居住在泌陽城裏,再加一定的駐軍規模,使得泌陽城裏脫離農業生產的人口目前已經超過十萬,對外部的物資輸入需求極大。
作為制司所在,徐懷當然可以從州縣直接徵調各種物資滿足泌陽的基本需求,但更有效率的還是大宗商貨的自然流通。
泌陽東倚桐柏山西麓連綿山嶺,徐懷就將幾座包括水轉紡車在內的試驗性工場,放在泌陽河中上游幾條支流河谷之中,希望在未來幾年時間內,形成一定水力生產規模,到時候促進大宗商品自然往泌陽流通。
「羊毛羊絨能不能拿來搓紡成線,不管是傳統的人力紡車,還是目前新試製的水轉紡車,都要大力嘗試,然後再上織機,看能不能織造出理想中的新型羊毛織品來。」徐懷跟史軫、韓圭說道。
「此法若成,功在萬世啊!」
一貫波瀾不驚的史軫,這時候也禁不住振奮說道。
大越立朝初期,為了保證邊地的軍糧供給,實施鹽茶榷賣制,要求所有的鹽商、茶商,需要運輸一定量的糧秣到邊地,然後按值換取鹽引、茶引,憑着茶鹽引到鹽場、山場購入茶鹽進行販售。
之後改為「折中法」,茶鹽商直接到汴梁出資購買鹽引、茶引,而中樞拿這筆收入作為運糧支邊的開支。
這一切都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折射出邊地軍糧的巨量消耗以及邊地運輸糧秣的艱難,是歷朝歷代以來都極其困撓中樞的一個巨大難題。
甚至可以說是中樞諸多事務里最為重要、關鍵的一項,在中樞度支里佔據極大的比例。
中原地區沒有大規模的草場用於長絨羊的養殖,一旦羊毛織物真能與棉鍛並列為世人所喜,到時候源源不斷的原料需求,都能促使一大批的原料商湧入邊地進行貿易。
作為運輸的雙向性,大量的商隊騾馬除了可以從邊地運輸羊毛羊絨到腹地,返回時則可以將糧食等緊缺物資運往邊地——而邊地從羊毛羊絨貿易里收取的過稅,又足以填補一部分糧食度支的空缺。
往遠處說,對羊毛羊絨等原料的需求,也將從根本上驅使中原王朝對草地地區的軍事擴張及佔領——這是千古以來,中原王朝都沒能解決的一個難題。
而就眼下而言,也能很好解決支援契丹殘部的進出項平衡難題。
想到這裏,史軫都想立即返回泌陽,親自組織人手,先從各地搜羅一些羊毛、羊絨進行試製,廣成這邊的戰事進展,反而引不起他什麼興致了。
目前制司在廣成的防線已經形成以廣成三寨及東岸大營的體系,接下來進入汛季,對任何一方來說,攻勢都難以展開。
制司在廣成的駐軍,戰兵僅有兩萬,其他都是兵甲較差、操練有限的守備兵(府軍),而敵軍也在箕山與伊水大造塢堡,短時間內他們想要打出去也很難。
這樣的軍事對峙與僵持,其實在相當程度上比拼的是錢糧的消耗與供給。
制司決定要馬澗河修建鐵橋,主要還是之前的裝窮、哭窮、示弱,並不能麻痹赤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