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懷進駐廬江的當天,高峻堂、羅望等人也都提前趕到廬江城迎接,聽候調遣。
高峻堂乃是高氏核心人物之一,之前周鶴、高純年等人千方百計用高峻堂頂替王番出任荊北兵馬都部
署,就是想着利用當年京襄(楚山)與高氏因為在安置契丹殘部問題上產生的分歧與矛盾,削弱京襄(楚山)對荊北的影響力;等到紹隆帝將袁久梁等原神武軍系的淮東軍將,大規模調任荊北,目的更加不純。
羅望出任荊南兵馬副都部署,更是追隨葛氏(葛伯奕)多年、彼此姻親關係密切的嫡系部將。
換作開戰之前,即便他們的地位、聲望都不及徐懷,高峻堂、羅望二人也無需看徐懷的臉色行事。
不過,此時徐懷除了有節制天下勤王兵馬的權柄外,高峻堂、羅望所部在受節制兵馬序列之中,他們同時也不得不承認,要不是徐懷激流勇進,在關鍵之時站出來力挽狂瀾,他們在舒城、廬江是很難支撐多久的。
他們這時候倘若還想着事事跟徐懷對着幹,就得先考慮手下的將卒會不會聽話了。
之前徐武江在銅陵坐鎮,無法有效彈壓諸路勤王兵馬畏戰、避戰的情緒,主要還是諸路勤王兵馬的統兵將吏,都是兵馬都部署、副都部署一級的人物。
他們本身就看京襄(楚山)不順眼,又自視比出身低微的徐武江位高權重,明面上好似遵從徐懷的命令,在銅陵接受徐武江的節制,但肚子裏都憋着壞,暗中慫恿下面的軍將鬧事、牴觸徐武江及王峻等將的指揮,各種滋事。
也是徐懷親自返回銅陵坐鎮督戰,斬下好幾十顆軍將的頭顱示眾,局面
才有所改觀。
當然,根本上的好轉還是戰鬥力及裝備較弱的勤王兵馬,在適應「淺攻進築」這一套戰術之後,看到自身在戰局推進中發揮出明顯的正面作用,將卒從上到下建立起戰勝虜兵的信心。
而在中下層將卒參戰建功的積極性逐步增強過程當中,徐懷除了將諸路統兵勤王的兵馬都部署、副都部署、都指揮使、都虞侯等中高級將吏都留在身邊調遣,實際解除掉他們的統兵權外,還將諸路勤王兵馬以營為單位進行分拆,交由京襄及宿衛禁軍中高級武將進行節制。
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調整諸路勤王兵指揮使、都將一級的軍將武吏,將更多敢戰善戰的基層武吏提拔上來。
到這時候,徐懷對諸路勤王兵的調度才真正變得遊刃有餘起來。
進入廬江城後,徐懷也是即刻將下一步的軍事安排進行部署。
在充當行轅大帳的廬江縣衙大堂里,徐懷居中而坐,左手乃是徐武江、范雍、韓圭、劉師望、張雄山等京襄軍及宿衛禁軍將吏,右手乃是尚書右丞兼五路度支使魏楚鈞以及高峻堂、羅望等諸路勤王將吏。
「用兵之道,奇正相倚,」徐懷高踞桉後,慢條斯理的說道,「我與劉侯也早已約定,後續我率部進攻虜兵沿施水部署的正面防線,劉侯從東翼搗其側腋。不過,細思下來,東翼兵馬還是有所欠缺。我就想着高峻堂、羅望你們二人,可
以各率本部兵馬開拔到除州清流縣境內,接受劉侯節制,從清流關、練子山等缺口往西北進窺虜兵佔據的招義等縣。你們沒有什麼意見吧?」
羅望與高峻堂對視一眼,又朝魏楚鈞看過去。
荊南、荊北勤王兵馬,不僅僅戰鬥力較強,同時這一次的出兵規模也最大。
荊南軍前後總計調派勤王兵馬高達三萬五千餘眾,目前除了羅望率部在冶父山北麓為虜兵擊潰損兵折將外,此時包括水軍在內,猶有兩萬五千餘眾接受徐懷的節制。
荊北軍大體沒有受損,高峻堂所守的舒城,也非虜兵前期進擊的重點與核心,目前總計有近三萬人馬接受徐懷的節制。
照道理來說,羅望、高峻堂作為荊南、荊北最高將領,應該掌握荊南、荊北軍的最高統制權;荊南、荊北兵馬理應在他們二人的統領之下,再接受徐懷的節制。
徐懷目前的部署,則是要羅望、高峻堂率領他們之前被圍於廬江、舒城的本部兵馬,總計剩不到兩萬人眾,直接前往兩三百里外的除州北部接受劉衍的節制,參與對虜兵側翼的進攻;而荊北、荊南後續
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