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8.噩夢

科學、專業、理性。

    在趙東兵看來,外科醫生給人開刀做手術屬於治病。但是救人的含義更廣,很多人可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科普最大的作用,在於讓公眾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比得了病,再去治療,更有意義。」

    在展現真實的門診後,每期視頻的結尾是2分鐘左右專業性科普介紹,如何給患者選擇最好的治療方式。「門診溝通時我說的是大白話,但科普要強調專業性,我相信大部分老百姓都看不懂最後環節,但是這個事兒要做。」

    「這個既給患者看,對下面基層醫生也有幫助。」趙東兵的評論區下有不少醫生獲益。有一位十多年前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學習的醫生偶然看到他的視頻,聽完後發現之前學習的療法已經更新了,在微信上向他表示感謝。

    醫學除了專業知識,也需要很強的溝通技巧、很高的人文素養。趙東兵做門診科普的另一個想法是:門診是看病的過程,也可以是醫患溝通的課堂。

    和傳統電視節目裏穿着西裝外套對着電視台的觀眾「傳經佈道」不同,門診面對的是真實的腫瘤患者和家屬。雖然大家對腫瘤有所了解,不再「談癌色變」,但患者和家屬內心都很恐慌。

    趙東兵表示,自己跟病人會講得相對含蓄,跟家屬可能會說實情。「同樣一件事情用比較舒緩或者帶有鼓勵性的語氣,也能把事情說明白。」

    視頻中他總是帶着商量的語氣,他會輕輕地從看片燈上拿下片子,整理成一摞;在患者無法做決定時,說:「十二點前我不下班,如果又想到了其他問題,不懂可以再進來問。」

    他的科普視頻下有人評論道:「原來生命的最後期間是這樣的。醫生的措辭也很溫和、委婉、清新。」「特別喜歡聽趙大夫給病人談病情,耐心細緻,說話溫文爾雅。」除了專業,「耐心」是趙東兵評論區的關鍵詞。


    所謂耐心就是給夠患者和家屬足夠的時間。趙東兵認為醫患溝通的竅門是換位思考:我生病的時候,希望看到什麼樣的醫生?

    「醫生要願意聽,也要願意講,這兩點很重要。幾乎每個門診病人看完病後,我會問你還有什麼問題嗎?患者沒有問題了,主動走。我的門診時間大都等到下午出診的醫生來了才結束。因為一個病人必須要給夠那麼多的時間來完成交流。聽,他要講完;講,你要講清楚,這個過程至少3-5分鐘,有的患者可能得10-15分鐘。」

    看病的過程中,也要適當地引導患者講有用的信息。有些難溝通的患者甚至會把自己的生平都和醫生講一遍。這對醫生也是一個考驗,怎麼把這個話題引到病上來?

    「他已經陷入到事兒裏頭,你要把他從那個場景里拉回來。在他停頓的間隙,醫生需要適時打斷,這件事兒我已經清楚了,現在回到病上面來吧。」

    大部分人腫瘤患者或者家屬來看病的時候,整個人是蒙的,不知道想問醫生什麼。趙東兵建議,在見醫生之前列個提綱,把最關心的問題1234條列出來,以免門診的時候忘記,出了門診腦子一片空白。

    有很多醫學生也愛看趙東兵的科普視頻,將他當做心中的標杆。令趙東兵印象深刻的是,去年有一名備考研究生的同學給他發郵件,「看完您的科普視頻,我知道了怎麼和患者交流。我想要考您的研究生,以後成為您那樣的醫生。」改成「我很早之前就是您在bilibili的超級粉絲,每期視頻我都認真觀看,在您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中,我為您的人格魅力與專業素養所折服。」

    「這類vlog科普視頻對年輕的醫學生也有示範作用。因為電視上的醫生和護士是演繹出來的,真實的生活很苦,特別是年輕的外科醫生。讓更多人了解醫生這個職業,讓年輕一代熱愛醫學專業,覺得做醫生是件很酷的事情。」趙東兵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要不然年輕人都不願意當醫生了,將來也是挺麻煩的一件事。」

    平常心

    「我不是為了當網紅,也不追求流量。有意義,我就往下做;沒意義,停下來也不影響我的工作。」趙東兵對科普抱持着平常心態。

    從2012年開始,趙東兵就參與電視台錄製與胃和胰腺腫瘤相關的科普節目,從那時起,看病、手術、科研、科普都是



  
號西風推薦:  十九世紀就醫指南  
隨機推薦:  我在凡人科學修仙  我居然認得上古神文  最強穿梭萬界系統  帝皇的告死天使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最終診斷"
360搜"最終診斷"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