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更加開心的是,倭國使用的基礎貨幣居然是大唐的銅錢……這可是真是太好了,沒錯倭國之前也是沒有貨幣的,都是以物易物,或者是用糧食和布匹直接代替。
他們的黃金和白銀其實也是用來給大唐上供的,而現在李泰跟他們的交易,他們自然也是接受以物易物,或者是接受銅幣,這對大唐來說簡直美的不能再美了。
大唐的銅幣對李泰來說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銅礦對於大唐來說是一個問題,但是對大漢可不是問題,實際上在大唐大規模的使用了錢莊裏面的銀票代替大規模交易的貨幣之後,大唐原本堆放在各大世家的銅錢幾乎都已經流入了大唐錢莊裏面。
而這些銅幣幾乎沒什麼用,因為銀票已經可以直接流通了,所以這些銅錢李泰不介意直接運送過來倭國。
用來換取黃金和白銀,反正大唐購買東西跟大漢也是要用到黃金的。
除了這些最基礎的貿易之外,李泰還開展了另外一個貿易,一個原本在這裏不應該出現的貿易,那就是奴隸貿易。奴隸本來是應該李泰嚴禁消滅的,但是這也是一次貿易的時候,代替李泰跟對方交易的人突然回來給李泰匯報到,那個人沒那麼多東西,想用奴隸換行不行。
倭國之前是有類似的貿易的,他們自己已經習慣了,但是李泰第一次接觸,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李泰自然也眼前一喜,這還用想嗎?當然換了!
現在的李泰可是非常清楚了,人口就是最大的財富啊。
所以這段時間李泰一直在購買大量的奴隸,這些人買回來之後,自然是被李泰直接解除了他們的奴隸身份,所以他們自然對李泰趕緊不盡,而且因為李泰不管大小,男女都要,大半年的時間,李泰購買了差不多要接近十萬的奴隸了。
他都有些懷疑,自己要是繼續買下去,能不能將倭國給買光了?
不過其實買到的這個數字也基本差不多是極限了,隔壁的貴族也不是傻子,再賣沒有人給他們幹活了啊。
浪川博多其實倒是也有一個主意,那就是挑撥那些貴族相互爭鬥,只要他們相互爭鬥起來,到時候掠奪的奴隸解決不了了自然就會出售了。
不過這個政策被李泰給直接否決了,原因無他,因為李泰不想繼續執行他之前的政策了。
主要是,李泰之前想太多了,他認為他手裏面一萬多士兵無法統治倭國,但是這大半年的時間,李泰已經找到了自己下一步的方向,那就是倭國太虛弱了。
整個倭國的可戰之兵也不過一萬,而且這一萬士兵還有四千分散在全國不同的貴族手裏面,只屬於天皇的只有六千。
其二,隨着李泰下面的人不斷跟倭國貿易,而且李泰這裏並沒有禁止其他人進入東臨島,因為李泰一直奉行一個政策,那就是他這裏的生活夠好,就有人主動投靠,只要他這裏投靠的人多,對面的人就少。
就像是他的老師在前期所做的那樣,所以他來者不拒,甚至來了他這裏,確定他這裏條件很好,又跑回去叫人的人,他還給與路費呢。
倭國本身就不大,這就導致李泰的名聲已經響徹了整個倭國,這也是他為什麼訓練倭國士兵的原因,因為他準備直接動手了。既然可以摧枯拉朽的解決,他還玩個屁的種田經營政策。
所以,因為李泰的進度太快,李世民也忙的沒有時間來大漢了,他一直都關注這件事,不僅僅是他,李恪和李承乾其實也跑到了東臨島上來,他們兩個人來了就純粹是為了旁邊,以及順便幫忙解決一些麻煩了。
倭國這裏如此之弱,像是真蠟,騾國等一大票地方比倭國好不到什麼地方去,像是李恪所準備去的,也就是後世的菲律賓,印尼等島嶼更是以土著為主,基本都是原始社會呢。
所以他們要學習一些經驗,其實主要學習的就是李承乾,李恪反而要學習的不多,他那裏的人更多的都是土著,李恪將來的主要目標是大唐的移民。
就在長孫皇后回到大唐不到一個星期之後,位於東臨島的李泰終於做出了決定,進軍!
當然,這一次李泰也是尋找好了藉口,反正每天跟他貿易的人那麼多,誰惹到他了很簡單,這不過就是一個藉口而已,更重要的是,他這裏每天有不少從
第617章 倭國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