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的這個人,張公明還是認識的。正是如今江南東路節度使,兼總督江南軍務的曹銳。兩個人都曾經在京城為官,自然還是還是認識的。說實在的,在這裏見到張公明,曹銳自然是很吃驚的。當初張公明四十多歲便致仕,一再辭官,他還很惋惜的。只是如今在這裏見面?
見到張公明,曹銳既沒有諷刺,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安排人,將其還有俘獲的所有叛軍將領,全部押送到江寧府看押。至於俘獲的大量叛軍,也在全部繳械之後,分散押送到各州府監押。只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在叛軍的營地裏面,輜重沒有多少,倒是發現了五百多婦人。
曹銳仔細一問,才知道這些婦人都是叛軍,從寧國府劫掠而來的。只是現在戰事未平,這些婦人也沒有辦法遣送回去。而隨軍攜帶這麼多的婦人,更加的不合適。無奈的曹銳,只能派人將這些婦人一併解送到江寧,交給地方官府先安置,其他的一切等待眼前戰事結束再說。
在乾淨利落的處置了,俘獲的近一萬五千多名叛軍之後。並留下一部清剿散兵,曹銳才整頓大軍繼續追擊下去。而此時的他並不擔心,已經跑了的鄭通真的會跑掉。因為自從東廬山出發另一部,早就已經卡在了從秣陵關到寧國府路上。所以,他並未着急立即調集兵力追擊。
而從戰場上逃脫的鄭通,帶着衝出來之後只剩下不到一千的騎兵,拼命的向着寧國府跑去。試圖與留守在那裏的一千軍匯合。不過這次他聰明了一些,沒有直接順着來時路線回去。而是從秣陵關筆直向南,先進入太平府,再繞路返回。以免可能有官軍,在來的路上等着自己。
他再怎麼自大,可總算也是武官。今兒出現在秣陵關前的軍馬,最多也就是一個大營。他猜測,另外一個大營不是在江寧府固守,就是在來的路上等着自己。四大營的戰術他知道,慣用的便是正面突擊兩面包抄。今兒在秣陵關只有一大營軍馬,另外一個肯定等着自己。
只是可惜,他這次真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從秣陵關經太平府,再到寧國府這一路上,到處都是水網縱橫。他身邊跟隨的這些殘兵敗將,雖說都是騎兵,可問題卻是沒有船。想要過河,或是過幾個大湖恐怕未必能夠如意。而負責在東廬山設伏的歐陽善,更是家學淵源。
早在進至東廬山之後,他秘密派出兵力控制了沿線所有渡口,收繳了全部的渡船。在秣陵關打響之後,他又派出遊騎與斥候,沿着從秣陵關到太平府與寧國府沿線四處偵察。鄭通一逃入太平府境內,就已經被他的游騎給發現了。接到消息,他直接帶着全部騎兵橫插了過去。
等到鄭通一行人千辛萬苦,馬都差點跑死,總算跑到丹陽湖邊的時候,卻是一條渡船都找不到。等到想要繞路的時候,卻是已經晚了。歐陽善帶着兩千騎兵,已經從他背後包抄了過來。當歐陽善帶兵出現在鄭通一行人背後時,跟隨鄭通一同衝出來的心腹,臉色不由得煞白。
這一路急於逃命,片刻都不敢歇息。此時的他們別說廝殺了,疲憊的就是握住馬韁都費事了。身下的坐騎,更是已經大汗淋漓。有的,就連站都有些站不穩了。相對於臉都嚇得蒼白的心腹,鄭通倒是硬氣的很。也知道就算是自己現在下馬請降,朝廷也絕對不會放過自己。
當初桂林郡王起兵的時候,廣南西路不肯歸降的官員,幾乎都實在自己的手上。現在京中那位主,恨不得將自己千刀萬剮。所以,他壓根就沒有想過投降。此時前方無渡船,身後有追兵,自己身邊僅存的部下,已經是徹底的心無戰意。自己現在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也聽說過,京中那位主在隴右平叛時的一些手段。生怕自己落入朝廷的手中,搞不好會死的更慘。自己現在自殺,總好過落入朝廷手中。鄭通拔出自己的佩刀,又看了一眼自己那些心腹,將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我死後,你們也不要再拼下去了,拿着我的人頭都降了吧。」
說罷,牙一咬,刀在自己脖子上狠狠的一橫,從馬上一頭栽了下去。在他自盡後,他的部下丟下了手中的兵刃,翻身下馬跪在了路邊。等到歐陽善帶着騎兵衝上來的時候,這些人已經老老實實的跪在路邊。戰事還沒有打,便已經結束了。歐陽善也只能無奈的帶人返回。
只是他還沒有到東廬山,便接到了曹銳讓他立即趕往寧國
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