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十個獨立營,同樣也都做出了防禦的姿態,但由於都是長刀兵,所以也只是象徵性的將刀橫在了身前,顯然秦軍的角號令,還無法做到區分各鎮各營。
但這並沒有多大的關係,用旗幟來彌補就行了。
一里之地,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幾乎在秦軍的十五個鎮剛做好準備,無數的闖軍和漢奸兵就沖了上來。
其實面對這種情況,若是遲遲接不到全軍衝鋒的命令,各鎮的總兵官就會自己下達原地防禦的命令。
若是需要哪個鎮單獨進攻,就不能再吹號,敲鼓了,而是必須要派出戰馬通信兵來傳達具體的軍令。
當然秦軍還有一套更高效的通訊手段,那就是用信旗,各鎮各營的指揮官身邊都有一名手持望遠鏡的觀旗手,時刻注意着高台上的那面軍旗兩側有沒有升起旗幟。
只不過這種通訊手段有時候會出意外,比如觀察手走神,或者灰塵遮蔽視線,所以都是雙管齊下,在打出信旗的同時,也派出騎馬通信兵。
而此時,當闖軍衝上來後和十五個軍陣剿殺在一起,無數的闖軍順着軍陣之間的間隙繼續向前衝來時,高台上,軍旗兩側的旗杆上,就飄蕩起了兩面略小一點旗幟。
左面是一個圖案,畫着兩柄交叉的劍,意味着進攻,右面的旗幟則是數字,各鎮各營都有一個獨立的號碼,有一面旗幟上只有一個數字的,也有同時有幾個數字的,代表着哪個營哪個鎮該進攻。
此時上面的數字就是一至十,意味着十個獨立營全部進攻。
當然這種數字代號,和旗幟的顏色並非固定的,而是可以在戰前提前做出規劃調整。
比如秦宇這次大戰,將所有大軍分成了四個梯隊,那麼每種顏色的旗幟就可以代表一個梯隊,每個梯隊的獨立作戰單位一個數字。
一般一種顏色的旗幟,最多也就十個數字,如果一個梯隊的作戰單位超出十個,就會被一分為二由兩面不同顏色的旗幟代表。
也就是說左面的旗子上的圖案代表着意圖,右面旗幟上的數字代表着執行的部隊。
圖案其實很簡單,也就五種,兩柄交叉的劍,代表着進攻,盾牌代表的防守,向左彎曲的箭頭代表着向左迂迴,向右彎曲的箭頭代表着向右迂迴,還有一個掉頭的箭頭,代表着迂迴到敵軍後方,切斷敵軍後路。
第521章 秦軍的戰場通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