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之十五的員工股使得比重達到百分之四十五,壓過校印刷廠的百分之三十、校傳媒公司的百分之二十五,還是握有控股權。
這時牛澍出現了。
他的公開身份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生物工程終身教授,博導,潤澤大學客座教授,享受正務院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即千人計劃津貼,屬於那種典型的兩頭跑、兩頭拿好處的所謂海外華裔專家學者。
早在海芯公司剛成立的時候,以牛澍為核心的潤澤環境生物實驗室也通過申教育廳審批,同樣由兩家校辦企業控股。
到底在美國那邊混了幾十年,牛澍在資本運作方面堪稱老手。
首先是實驗室取得一項引人注目的技術突破並成功申請專利,然後美國有家污水處理公司以九百萬美元購買專利,牛澍隨即宣佈自己分文不得全部捐獻給實驗室繼續進行科學研究。
看起來非常高大上的運作吧?這件事從潤澤到臨海再到京都都拿出來大肆宣傳了一番,將牛澍塑造成赤子之心的愛國學者。
但實際上呢,牛澍面臨的情況與王國真類似,由於實驗室屬於集體企業控股,九百萬美元收益按占股比例分成真正落牛澍手裏也沒多少。
牛澍很有心計地將歸屬校辦企業分紅上交潤澤大學,卻將自己那部分轉為股份,一下子將佔股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六。之後再利用宣傳光環和愛國學者身份多次要求提高占股比例取得控股權的要求,潤澤大學考慮到他的影響力和研發水平,同時也卻不過顏面,勉勉強強同意了。
在他精心運籌下,占股比例從百分之三十六一直漲到百分之七十,實現了絕對控股。
與此同時不知何故兩家校辦企業都遭遇經營困境,大客戶流失嚴重,稅務機關卻糾纏不休,銀行抽貸,企業經營陷入低迷,一度連工資都發不出來。
牛澍——又是他主動站出來提議通過股權置換方式騰出資金,以緩解當前兩家校辦企業的壓力,具體辦法是:用實驗室股權來置換校辦企業在海芯的股權,因為海芯公司體量大、股價高,其中差價部分由牛澎通過追加實驗室股份的方式進行增補。
所謂增補,說穿了就是牛澍掏出真金白銀向兩家校辦企業購買海芯的股份,只不過通過股權置換這樣聽起來很洋氣的幌子。
在這期間迫於籌款壓力,王慶不得不向校辦企業轉讓近百分之十股權,這部分也被牛澍曲線笑納了。
通過巧妙的資本運作,到今年初牛澍實際掌控了海芯公司,之後換財務、換行政人員、排擠技術骨幹,還以隱匿的手段否決項目進程、卡扣研發費用,並在潤澤校領導面前放風海芯公司的研發工作已走入死胡同,繼續投入相當於把錢往水裏扔,海芯命懸一線。
夏正淳圍繞兩個方向進行調查,一是監獄那邊到底誰在幕後操縱,與牛澍架空王慶的時間點正好吻合,配合得天衣無縫;二是牛澍在美國的真實身份和背景。
潤澤在美國做生意的人很多,幾個小時就把牛澍的底褲扒出來:
牛澍本人是地道的學者、教授、生物工程方面的專家——還算不上權威;他的老婆柯曉敏卻大有來頭,公開身份是明尼蘇達大學希臘古文化學助教,另一個隱秘的身份則是東亞進步和未來基金會宣傳部長!
別小看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東亞進步和未來基金會,每年從美國國會相關委員會那邊拿兩千萬美金經費,專門用於「持續不斷地為促進東亞繁榮和社會進步發揮作用」。
它的手伸得很長,在沿海諸多省份都有打着慈善機構或扶貧基金會名義的分支機構,在台灣、香港、日本、韓國等也有駐點,有證據表明近二十年來它與東亞各國或地區多起群體事件有深度聯繫。
這樣的背景,牛澍在潤澤大學所作所為的動機就迎刃而解了。
監獄那邊調查則複雜得多,公、檢、法歷來就是相互合作、相互牽制的三方,夏正淳在調查過程中碰到不少阻撓和障礙,幸虧方晟這塊金字招牌發揮了作用,那些傢伙再強橫再膽大都不敢公開對抗市.委書計,很快摸到不少情況。
潤澤監獄前身是臨海第二改造支隊,後來更名為潤澤警備區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第九團,再然後又成為臨海申國營潤澤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