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智慧聚集的產物。
不過在構建這個新的框架的時候,玄源是可以結合自己之前的構建自身大道法則的經驗的。
雖然未必要完全一致,畢竟作用不同,框架的構建也不同。
可至少有了之前的經驗,這個新的框架的穩定性是不成問題的,因為這一套東西,玄源已經推演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可以說是爛熟於心。
一段時間之後,這個新的框架正式出爐。
想要仔細的觀察這個新的框架,並嘗試着用它進行推演。
可惜的是,玄源失敗了。
玄源不信邪,反覆的去嘗試,可結果卻是反覆的失敗。
最終,玄源才確信,自己或許又走錯了方向。
思考許久,玄源發現或許是自己這個新構建的框架太過複雜。
玄源提煉的這些大道用來構建自身的大道或許是越複雜越好,可用來推演卻未必如此了。
就好比所謂的計算機,其實最初來源於二進制,一切的計算能力都是從二進制上延伸而出的。
玄源在這個框架之中,利用的元素太多,它們相互影響下,玄源的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玄源構建這個框架的核心應該要越簡單越好。
而陰陽之道則是玄源理解之中最為合適的存在,因為他們本身就二者對立的情況。
可惜的是,玄源對於陰陽之道雖然有一定的造詣,可在玄源參悟的這些大道之中,陰陽大道並非是玄源的強項。
所以,在取捨之下,玄源選擇的五行之道。
畢竟五行之道,算得上是玄源所有的大道法則之中,感悟最深的之一了。
並且從金仙之時就修行至今,從未懈怠。
對於五行之道,玄源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比陰陽大道高出不止一籌。
至於五行推算之法,玄源在這麼多年的修行之中,雖然沒有專門去推演過,可旁敲側擊之下,也算是有點心得。
到了這時,玄源也明白自己貪心了。
畢竟單單是五行推演之法,就已經博大精深,哪怕玄源一輩子去參悟,都未必能夠說將其完全參悟透了。
而剛剛,玄源竟然想要將陰陽、乾坤、五行都融入到其中,未免太過自大。
這還是在玄源本身就不擅長推演之術的基礎上。
如果玄源真這樣做的話,恐怕繼續推演個百萬年,都未必能夠將這條大道法則推演出來。
所以,碰壁之後,玄源選擇了五行之道作為推演的核心框架所在。
當然,時間之道玄源無論如何是不能拋棄的,哪怕再困難,不然這五行推演之道效率不高,也就徹底失去了意義。
而所謂的五行推演之術,重點則是在於把握推演的事物同五行的關係。
其中有五行五方、五行五識、五行五覺等等同五行息息相關的存在。
當然五行世界之基的本質,才是五行推演之術的重中之重。
所以,玄源很快就又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框架很快就又構建出來了。
這一次,玄源只是單純用五行之道中有關於推演的部分,再加上時間之道的加速,得出了一個看似簡陋的大道框架。
在初步得到這個框架之後,玄源並沒有馬上完善它的意思,而是同樣先去驗證它的可行性。
結果果然沒有讓玄源失望。
雖然這個框架的推演效率並不高,甚至還比不上玄源自己直接推演的效率。
可這個結果已經讓玄源感到心滿意足了。
畢竟效率再低,可畢竟這已經算是一種成功。
效率低不要緊,這不過是玄源得出的初步的框架,等到玄源進一步將其細化之後,效率自然會有所提升。
更別說在完成框架之中,繼續完善它的血肉,同樣能夠讓它的推演效率進一步提高。
哪怕現在的玄源推演出來的這個用於推演的大道法則,推演的效率能夠比玄源高那麼一絲,對於玄源來說也是一種勝利。
畢竟隨着時間的積累,這麼一點的優勢,就能
第三百一十二章 五行推演之道出世,再遇修行瓶頸(6k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