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簡單地唱起了《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唱起來,小朋友們的記憶就跟被激活了一樣,原來這首歌他們以前上音樂課的時候還真的學過。
雖然,大多數小朋友唱得也是五音不全,全憑嗓子喊,但重在參與,他們唱得很大聲,也是吸引了很多剛剛下第一節自習課其他班的同學走過來看熱鬧。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這上面標的簡譜,其實是沒有fa和si,也就是沒有4和7這兩個數字的?」
楊謙帶他們唱完,又拋出一個「驚人的發現」,讓班裏的小朋友們都大呼小叫起來。
「真的沒有誒!」
田大河叫得最大聲了。
「這就是因為以前咱們中國的古樂曲,創作的時候,用的就是『宮商角徵羽』這五聲音調的規律來寫的。像《茉莉花》這首歌的前身就是我們很古老的江南小調,所以在它的曲調里,大家還能找得到我們傳統的五聲調式……」
楊謙結合案例,把比較複雜的理論知識說得很有意思,也讓才十二三歲的初一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甚至都不覺得深奧難懂了。
當然,楊謙為什麼懂這些?
因為他去冼海音樂學院上課了!
原本楊謙只是去上自己老師的課,但李光民上課的時間並不長,白天還有很多時間。再加上唐院長給他開放了所有的課表,楊謙可以自己挑他想聽的課去聽,所以,楊謙也隔三岔五地去聽了一些他覺得很有意思的課程,其中就包括了這個通識課——《國風音樂創作》。
當然,那位教授講得並不深入,只是簡單地介紹了一下他的研究,楊謙也正好將他的一些內容,重新編排一下,用科普的方式,講給了小朋友們聽。
激發他們對音樂的探索興趣。
現在,探索的興趣不一定激發出來了,但小朋友們一個個都忍不住挺起了胸膛,覺得原來咱們中國也是有着這麼久遠和輝煌的音樂歷史!
「教室外面想要聽的同學都進來吧,可以站在後面,或者大家擠一擠。」
看着周圍走廊上圍着的小朋友越來越多,有點擁擠不堪了,楊謙便和潘倩商量一下,讓他們都進來聽。
一時間,教室里擠滿了很多初一年級的同學,後面、前面都站滿或者坐滿了人,有些同學椅子上還擠着兩個人,田大河更是把他的作為讓給了一個交情很好的男生,然後他坐在了對方的大腿上,嬉嬉鬧鬧的,好不歡樂。
這些年輕的山區孩子們個子都不高,皮膚也比較黝黑,但他們的眼睛都很明亮,臉上洋溢着活潑的笑意。
「前面說了很多,但歸根結底,音樂是傳播思想和情感的,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音樂就意味着簡單的聽歌、唱歌。這裏,大家想不想聽歌、唱歌?」
楊謙笑着,加快了一下自己的進度,來到一個所有小朋友都很興奮的環節。
「想!」
不算異口同聲,但他們都紛紛回應起來。
「那楊老師就給大家唱一首很好聽的歌,然後你們一起學,爭取學會了,唱給辛苦地給你們上課、努力地守護着你們的夢想的每一位老師,唱給每一個都在拼命讀書、為了夢想付出了很多汗水和努力的你們自己,好不好?」
楊謙有給他們準備了一首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