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超二強的新局勢有關吧。」
陸言對他報以微笑,「不錯,之前的戰國七雄紛爭局勢中,列國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而到了現在的局勢,三個大國之間的利害,已經可以一目了然。」
武將隊列里的蒙武在此時站出來發言:「是了,我大秦參與伐楚之戰,目的是為了一戰將楚國打殘,至少讓他回去舔舐傷口舔個十年。同樣也是一個大國的趙國,唇亡齒寒之下,決不能坐視我大秦順利地攻伐楚國。我秦國伐楚,趙國必反!如此,我大秦同時與二強交戰,徒增傷亡,取勝不易。
國師大人考慮得深遠,臣以為,此時魏國向我求援,我應當袖手旁觀。」
武將中的重量級人物站出來說話,百官的議論聲更大、更多了。
「這……袖手旁觀……」
「魏國求救,我大秦卻不出兵,豈不是在說自己怕了楚國呀~」
「是啊,如此助長楚國的氣焰,縱容他又吞併一個魏國,這這……」
「不能放縱楚國壯大,大王,臣以為應當出兵救魏。」
繚自然不甘就這樣讓伐楚之事落下帷幕,仍舊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言論。
「國師大人,你既然也承認楚國是一超二強中的強國,是對我大秦一統天下一個強有力的阻擋,為何還要縱容其國壯大?須知,楚國原本就是一個幅員數千里,兵甲上百萬的強國,倘若又吞併了魏國,可就不知他的實力會膨脹到什麼地步了。」
陸言早就跟嬴政聊過伐楚之事,對方只要智商在線,就不會真的採用伐楚的計策,強行去干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面對繚現在已經某些無力的反問,他輕鬆地開了一個玩笑:「繚先生,你如此擔心楚國吞併魏國實力膨脹,趙王偃想必也是如你這般,心心念念地不能叫楚國做大。
趙國,是一超二強中相對較弱的,他既不能讓楚國坐大,又不能叫楚國被削弱得太厲害。現在的趙王偃,應當已經憂慮得寢食難安了。」
嗯,確實,趙國直接接壤的有秦國和燕國,秦國欺負自己,他就會從燕國那裏欺負回來。
現在燕國已經差不多要涼涼了,趙國實力不錯,但需要時間繼續休養生息、提升國力,小心翼翼地保持秦國、楚國兩者勢力都不膨脹,就是趙王偃每天時刻要思考的事情。
繚在心裏咬牙切齒,以前他是很瞧不上這些所謂的國君的,但現在的秦王政、趙王偃、楚王熊悍,三人都算得上是君主中的佼佼者。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有些過於輕視對手了。
「趙王偃,當真能夠有如此本事與魄力,在列國合縱伐楚之時,悍然背反,攻擊我大秦後背?」
嬴政聽了這麼久都沒有發出一句話,突然在王位上主動地開口:「繚先生,你不了解趙偃。這個人,平時很在意自己的臉皮,但干起這種事,他眼睛都不會眨一下。我太了解他了。哈哈哈~」
秦王政,趙王偃,這兩個人童年世代在趙國邯鄲就認識。嬴政豪放的大笑,但眼神中卻閃爍着凶光。大臣們偷偷瞄着上面,知道自家大王跟那個趙王曾經大概是很不愉快。
「好了,國師,諸卿,寡人知道這個趙偃跟那個熊悍,都不是好對付的,既然如此,他們兩個要打架,寡人何必要去湊熱鬧。他們要打就讓他們打去吧。等我大秦修完這條大渠,寡人就把他們兩個,一併收拾了。」
嬴政大笑完仍自面帶笑意,輕描淡寫地跟自己的臣子說着雄心壯志。
百官紛紛拜服,整齊地呼喊:
「我王英明,大秦萬勝。」
「我王英明,大秦萬勝。」
繚知道嬴政是不會採納自己出兵伐楚的意見,心裏頭滿滿的都是陰霾。這跟他設計好的不太一樣。
難道不是自己力排眾議,出兵伐楚,然後楚國大敗,自己攜功官進國尉,成功擠掉陸言嘛!
現在呢?這差距也太大了!
不過,他的腦袋還是轉得很快的,迅速地認輸服軟,並且又提出一個建議。
「大王英明。國師大人深謀遠慮,繚思慮的還是太淺薄了。」
陸言好整以暇、不咸不淡地回道:「繚先生言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