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用如同古代一樣,陰乾7個月以上,才能入窯燒制。
這個全憑經驗,什麼時候陰乾,陰乾到什麼程度,都是有一定標準的。
用上手段,這一過程其實很快,最簡單的就是加快通風,這一點,在現代人看來,實在是太簡單了。
有經驗,就不怕出現問題,所以,這一步陳文哲也不過是比燒制普通磚,多耗費了一倍的時間。
有了合格的磚胚,接下來的燒制就比較麻煩了。
在古代,燒制時,先用糠草熏一個月,去其潮氣。
接着劈柴燒一個月,再用整柴燒一個月,最後用松枝燒40天,才能出窯。
這可得是誇張了,去潮氣不要說熏一個月,有經驗,用不了一天就可以完成。
至於劈柴燒一個月,也有點誇張了,因為就算是煉鐵,也用不着這麼長的時間。
主要是古代沒法控制窯溫,也沒法隨時觀測窯溫,反正又燒不壞,就多燒幾天好了。
還有最後的松枝燒窯,也是這個問題,只不過這一步還需要進行碳滲透。
之所以能夠燒制出黑磚,一個是沒有進行氧化反應,另外一個就是封窯之後,松煙之中的碳灰,會滲透入金磚之中。
只要完成了滲透,也不需要多長時間,但是,一窯的松枝,總得燒光。
燒窯結束,還不算完,金磚出窯後,還要經過嚴格檢查。
如果一批金磚中,有6塊達不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這一批金磚都算廢品,要重新燒制。
就這樣,在古代,從泥土到金磚,需要要長達兩年的時間。
如果按照這樣的方法,陳文哲在短時間之內,絕對不可能燒制出金磚,自然也就完不成任務。
時代在發展,科學技術可不是沒用的,早有研究的陳文哲,自然知道該怎麼節省時間。
憑經驗、用機器,加上科學的手段,節省一點時間,完全沒問題。
當然,用手段可以,但是不能胡來。
其他不說,古代陰乾一塊磚,之所以用時那麼長,完全是因為他們是看天吃飯,天氣不好,陰乾磚胚用的時間自然就長。
現在可以使用的手段比較多了,只要有經驗,烤房、電窯、風扇都可以使用。
接下來的幾天,他變得十分忙碌。
等陳青林的磚出窯,他的金磚也能入窯了。測試廣告2
第四十五章金磚入窯(求月票,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