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緣故,也許是道教「五行」中的中央戊己土為黃色。
皇家居中的原由,居住選金碧輝煌,穿戴使用皆為金黃或黃色,黃色和龍紋一樣受到歷代帝王之推崇。
黃釉器尤其是明清時期為皇家專屬,成為御用或祭祀專用,民間不可冒犯。
自明初至清末每位皇帝,都下旨御窯廠為自己製作精美的黃釉瓷器。
但出類拔萃當之無愧的應是「大明弘治年制」,不管是「明成化」還是「清雍正」都無法抗衡!
弘治的黃釉瓷器,既然最好,那肯定要做的最多。
其中的珍貴品種,而且比較獨特的肯定是弘治黃釉綠龍高足碗。
在流傳下來的瓷器中,有一部分弘治官窯的白釉露胎刻龍紋的盤或碗。
製作辦法是在胎體上,先刻出龍紋,在塗透明釉時,留出龍紋的部位。
高溫燒成後,由於露胎部分的氧化作用,呈現出白釉火石紅色龍紋的情況。
這些器物,很可能是白釉綠彩器的半成品。
弘治時期的白釉中,也存在薄胎或半脫胎的精品。
像盤、碗類的底端比永樂、宣德器要薄,但還處在半透而未全透的水平。
弘治黃釉綠龍高足碗,就是在白釉露胎刻龍紋的碗之上製作出來的。
除此之外,彎彎地區故宮博物館,存有表面為孔雀綠,里壁為黃釉,具備「大明弘治年制」官窯款的菜盤。
能夠確認,弘治朝亦曾燒造孔雀綠釉。
但總體而言,弘治的顏色釉器非常少的。
少,也就意味着價格貴,物以稀為貴嘛!
當然,也有一些在弘治之前,早就有的種類。
弘治朝也很有可能小量燒造過,但因為缺乏官窯款住證,對一些顏色釉只有依據其器物、製做的特徵來多方面推論了。
其實在弘治朝,彩瓷的製造並不強盛,現階段主要有綠彩和紅彩二種。
很顯然,相比黃彩,綠彩和紅彩的價值要低一些。
白地綠彩是弘治彩瓷的最主要的種類,其做法是在胎上雕出圖案設計紋路,上全透明釉時,空出圖案設計的位置。
第一次用高溫燒制後,即成白釉露胎的種類。
隨後在露胎位置,施綠彩再以超低溫燒彩、白釉刻填綠彩的圖案設計。
這樣的瓷器以龍紋為多,器皿則多見盤和碗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