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瓷器的方法,這就是我們收藏積累的經驗。
當然,隨着考古發現,這些規律可能將來被打破。
但是,現在這些經驗還算適用。
明弘治黃釉描金雙耳罐,個頭也不小,高度達到316厘米,口徑188厘米,底徑17厘米。
這種罐子是直口,熘肩。
肩以下漸斂,平底。
口、肩之間置對稱曲帶形雙耳。
口、底大小相若。
罐內施白釉,外施黃釉。
罐身上下共有描金弦紋7道,雙耳上各有青花線2條,下腹部相對的兩面以金彩繪二牛,底是素胎無釉。
此罐以舒緩的曲線,構成豐滿勻稱的形體。
體雖碩大,卻無笨拙之感,古樸中透出俊秀之美。
罐上所施黃釉色澤澹雅,渾然一色,描金弦紋熠熠生輝,裝飾效果高貴典雅。
只不過這種高貴典雅,可是用金錢堆砌出來的。
也是因為這種瓷器的製作成本高昂,所以高彷比較少。
沒辦法,造假也需要控制成本。
所以,做一些低彷還行,真要做高彷,投入的成本就太高了。
如果技術達不到,那消耗的成本就更高。
就算造假一本萬利,對於這種高投入的行為,他們也是需要控制的。
而這樣也是陳文哲能做,他手下的其他工藝師卻不做的原因。
就算是他們有工廠兜底,也不敢輕易做這種瓷器。
他們雖然都有成為一名大師的心,但是也需要考慮利潤,因為他們的拿提成的。
一個人首先要吃飽、吃好了,才能追求理想。
陳文哲就沒有這一方面的顧慮,所以他只要理想。
主要是來到了工廠里,在這裏能夠得到的靈感,實在是太足了。
原來他在南越的時候,是想到了什麼做什麼,沒有一定規律。
現在好了,他能想到的就只有精品,因為在這裏他看到的都是精品。
當然,精品也是分頂級的,比如剛才根據皇室的等級,給瓷器定的等級。
而現在他做的,自然不能看一朝一代,而是一看幾百年。
比如整個明朝階段,到底有多少精品瓷器出世?
洪武釉里紅、永樂甜白、永宣青花、宣德五彩、成化鬥彩、弘治澆黃。
這就是明代六大名瓷,想要提高技術,想要做高彷,必然避不開這六種瓷器。
釉里紅陳文哲算是碗明白了,不管什麼樣的紅,他都能做。
之前他在南越也做過,而且那批瓷器,現在已經全都運回了國內。
再就是青花瓷,不管是永宣青花,還是元青花,他都有點心得,自信能夠做好。
當然,永宣青花他還真沒有特意做過。
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最獨特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