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他們從籌備開始,就沒有打算和楚寧商量。
在他們看來,內閣從曹鼐,到其他閣臣,對科舉改革,早就有了章程,大家都看出了皇家書院教育出來的學生,才是朝廷真正需要的人才!
所以,這次科舉改革,上到朱祁鎮,下到文武百官,幾乎是全票通過。
畢竟,他們需要的是能幹事,會幹事的人,相比於科舉選拔出來的那些進士,書院的學生做事更加專業,也更懂得人情世故。
而那些中第的進士,他們也都是這麼一步一步走過來,自然了解他們的變化。
每一屆的進士,就算是最後一名同進士,也自視甚高,覺得自己是最優秀的一個,需要很長時間的教導,才能讓他們認清現實。
當然這裏邊肯定有那些家學淵源或者天生謙卑的,可就算是這些人,也需要長期的歷練,才能真正駕馭政務,而書院的學生就不需要。
比如書院的理學院的學生,出來之後,無論是在工部,還是在兵部,對於那些政務經過簡短的適應之後,就能很快成為政務處理的老手。
這裏的老手,並不是胡搜這些人油滑,相反,這些人能很快適應所在官位的工作,當然,前提是他們要被分派到適合的官職上。
比如水利學院的學生,對於水利的研究,讓一眾工部主管水工的老官員都自愧不如。
這樣一比較,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朝廷上下對科舉改革竟然表現的出奇一致。當然還有一點,朝中不少大臣的子侄都在皇家書院讀書。
不管是於共還是於私,大家都對科舉的改革打開綠燈。
可現在出現這種局面,是他們沒有預料到的,或者說他們沒有想到舉子們的反應竟然如此強烈。
也許他們都沒有發現,遇到這種難題的時候,就算是和楚寧最不對付的王文,下意識里,也是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楚寧。
但是朱祁鎮卻知道,就算是楚寧事先知道這件事,也不會出手管了。
可是看着御書房裏面面相覷的眾多官員,朱祁鎮鬱悶到了極點。
。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