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義軍刀兵槍兵弓弩及騎兵各部,大小訓練事宜,都為關羽一手操持,他自然是有眼光的。燃字閣http://m.wenzigu.com
李孟羲刀架盾側,盾遮身前,他哇哇的叫着,「殺啊!」稚嫩青澀一點殺氣也沒有的喊殺聲響起,李孟羲擎盾舉刀做衝鋒之狀小跑起來。
李孟羲人小身小,再加上他腿上舊傷未愈,跑起來磕磕絆絆的,看起來一點殺氣沒有。
關羽看在眼中,目露精芒。
待李孟羲拿着刀盾繞了一圈又跑回來,劉備笑着迎上,指點起李孟羲的不足之處。
雌雄雙劍隨手插於地上,劉備騰出手來,用手調整着李孟羲細節上的瑕疵,「孟羲,臂膀發力不對。需外松內緊,不可過於僵硬。」
說着,劉備蒲扇般的手掌輕輕的拍了拍李孟羲的右肩膀,示意他放鬆。
李孟羲知道自己無一點戰鬥經驗,劉備的劍法為箇中好手,他的建議自然會很有用。
可是手臂外松內緊是個什麼意思,李孟羲聽的很迷惑。
不等李孟羲發問,劉備親自手拿把捏,從肩膀開始一點點幫着調整着李孟羲的手臂力量。
該用力的地方用力,而不該用力卻發力的地方,在劉備指出之後,李孟羲也改正了過來。
被劉備糾正之後,李孟羲頓時明白了過來,原來內松外緊,指的是骨骼保持放鬆的狀態,而肌肉緊繃着。
骨關節關係着動作的靈活應變,而肌肉發力決定着力量。
知道一些生物學知識的李孟羲還知道,肌肉繃的越緊,回彈的力量也越大,發力也越強。肌肉纖維跟橡皮筋是類似的。
力量雖是戰鬥中的關鍵因素,可手臂過於緊繃,反應就不夠靈敏,蓄力時間長的招式,速度就慢,因此應當在力量和速度之間,取得平衡。
「還有,刀大可不必平貼盾上。」說着,劉備抓住環首刀的刀身,做出調整,與他寬大的手掌相比,李孟羲的短環首窄的像一把小小的美工刀。
原來,李孟羲刀平架山字盾側棱之上,刀與盾棱貼合,刀面也與地面水平,如此架刀,很省事,可李孟羲自己沒有發現,他手腕有些不自然的擰着。
劉備拿住李孟羲的環首刀,把水平對右的刀刃向上翻轉了約兩分之一個直角,也就是約45度之後,刀刃變成了斜對右上方。
如此以來,刀即架在盾上,手腕也保持着自然的狀態,不會阻礙發力。
隨手把青龍刀朔於地上,關羽也加入進來指導李孟羲。
「刀盾兵,又稱跳蕩、突陣之士。陣戰之時,盾兵藉由盾牌護住要害,正沖敵陣。其時肩撞身抵,反衝之力,單手難擋。」說着,關羽用手推了一下李孟羲像模像樣舉着的盾牌,只一下,推的李孟羲向後噔噔連退兩步。
「二弟。」知道關羽有心指點李孟羲武藝,但劉備看李孟羲被推的險些跌倒,他有些不滿的叫了關羽一聲。
劉備真把李孟羲當寶了,磕着碰着都是心疼。
關羽收手,好不尷尬。
李孟羲單手持盾,盾身筆直,關羽一掌推來,李孟羲感到像是有一頭牛撞過來一樣,山字盾上端向後翻側,盾差點脫手而飛。
關羽有萬夫不當之勇,是真正有本事之人,被關羽差點推了個跟頭,李孟羲絲毫不以為意,他樂呵呵的湊過來繼續向關羽請教。
見李孟羲態度甚好,關羽很滿意,頓時就願意傾囊相授。
依然是手把手的教,如同對待自家子侄一樣耐心認真。
「盾面不必筆直,上傾下斜為最佳,與敵角牴之時,手腕之力不足,前臂可一併支撐。」
說着,關羽拿過山字盾,親自給李孟羲示範。
關羽拿盾,也是左手,李孟羲看的分明,他看出了自己和關羽各自拿盾方法的差異。
李孟羲發覺自己拿盾時,拳峰正抵在盾面上,五指握住盾背面的橫槓,以此持盾,盾面與拳峰垂直,也與手臂垂直。
關羽則不然。
為了讓李孟羲看清楚持盾的技巧,關羽特意儘可能的放慢了動作。
第三十七章 刀盾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