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國的玩家為國戰副本的開放躍躍欲試的時候,諸侯勢力似乎不願見到玩家專美於前,諸侯間的戰爭再一次爆發。就在國戰副本開放的第二天,北平的公孫瓚揮師南下,以一郡之力主動出擊攻打手握整個冀州的袁紹,公孫瓚的決心可想而知,這是一次堅定的逆襲。
北平太守誓言向冀州牧袁紹討還血債,為從弟公孫越報仇雪恨,但這並非一場簡單的復仇之戰,內中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驅使着公孫瓚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利益使然!
袁紹能從韓馥手中拿走冀州,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公孫瓚的「幫忙」,若非北平軍南下恫嚇了韓馥,袁紹想手不血刃地拿下冀州,恐怕沒那麼容易。昔日的關東諸侯盟主在奪得冀州之後,居然毫無道義地過河拆橋,背棄了事成之後與公孫瓚瓜分冀州的諾言,將公孫瓚應得的好處據為已有,北平太守不發飆才真是見鬼了!
北平「以小擊大」看似不智,卻是公孫瓚不得不走的一着。
時逢亂世,漢室氣數已衰,各地稍有實力的軍閥,莫不對問鼎中原懷有一些憧憬,以勇武著稱的公孫瓚,當然也不會例外。(可惜的是,幽州地處神州東北方向,遠離中原且位置偏僻,要想改變這一局面,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先在冀州佔有一席之地,然後再作打算。
韓馥疲弱,難抗北平百戰精兵。這便是素來與韓馥沒什麼仇怨的公孫瓚,在接到袁紹地密信後,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出戰冀州的原因!
公孫瓚也知道,袁紹是想藉助北平的力量,為自己謀取利益。但他不在乎;長史關靖也曾進言,袁本初的才能、家世、野心均遠勝於韓馥。若袁紹得了冀州,只要給他一點點時間,北平將很難再從袁紹的手中討到便宜,與之相反地是,隨着實力的消長,北平反而不得不面對來自冀州地威脅,這無異於養虎為患!
但當時公孫瓚剛擊敗了幽州牧劉虞派來的部隊,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袁紹小兒不過是承襲了家族先輩的餘蔭。有何過人之處?只要能夠與袁紹瓜分冀州土地,得到冀州部分人口和財富,我軍的實力必將快速增長,那時再看我慢慢收拾他!」
袁紹根本沒有給他機會,得了冀州後便將公孫瓚這位「大恩人」忘到了九霄雲外,只是一個勁地整頓兵馬和發展經濟,實力提升極快。
袁紹本沒有這份識見,他最初並不想這麼快便與強大的北平軍決戰。而是希望息事寧人劃一兩個郡贈與公孫瓚,以換取休養生息的時間,田豐的一席話讓袁紹如夢方醒,「公孫瓚本已練就了北平的強兵,若再擁有冀州地人口和資源,勢必如虎添翼,若讓公孫瓚在冀州站穩了腳跟。再想將他趕出去就難了!」
正是田豐的勸諫,讓袁紹痛下決心,絕不讓公孫瓚將勢力擴展到冀州!
眼睜睜地看着袁紹的勢力一天天膨脹,公孫瓚心頭的焦急可想而知,他不能坐等袁紹將冀州的資源一一轉化為戰力,到那個時候,北平軍的勝算更低。
在袁紹坐大之前予以雷霆一擊。是公孫瓚唯一的機會!
在公孫瓚的率領下。四萬精銳地北平軍以虎狼之姿,踏上了冀州的土地。其中就包括名震北疆的白馬義從。這支部隊,幾乎已經囊括了北平軍所有的精兵銳卒,留守右北平的部隊,大多都是剛剛徵召的新兵。(
北平軍傾巢而出,公孫瓚志在必得!
他不太擔心老巢是否會受到攻擊的問題,能直接威脅到北平地勢力屈指可數。
幽州牧劉虞算一個,但這位好好先生剛剛損失了近一萬裝備精良的部隊,以他與劉虞多年共事的經驗來看,州牧大人現在應仍處於驚恐之中,除非北平軍全軍覆沒,否則借給他個膽子也不敢來找自己的麻煩!
佔據了遼東的黃巾軍同樣有此能力,這也是公孫瓚最擔心的一股勢力,集結了天下黃巾精銳的肥龍寶寶,實力並不在北平軍之下(這也是公孫瓚急於從南方打開突破口地一個重要原因),而肥龍寶寶在率部轉戰過程中也表現出了良好地戰略眼光和軍事才能!如果不是黃巾軍的大部隊已經出征夫余,公孫瓚絕不敢悍然南下---之所以晚了十多天才出兵,便是為了探明黃巾軍地行動!
除了幽州府和遼東黃巾軍以外,還有北方少數民族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