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1日,金陵,天氣晴朗。
這天上午,青白黨六中全會開幕,多位官員聚集在第一會議廳的門前攝影。
清先生見會場秩序很亂,藉口身體不適未參加,汪大衛站在正中的位置攝影。
鎂光燈剛剛閃動,記者群中猛然衝出一個青年,拔出手槍,向汪連連射擊,汪中三彈應聲倒地。
槍聲響後,清先生和汪大衛的妻子相繼從禮堂內奔出,清先生從血泊中扶起汪大衛,汪妻陳碧玉見照相時清先生未到場,疑心此事是他所策劃,頓時大哭道:「清先生,你不叫大衛干,就講明好了,何必下此毒手?」
清先生無言以對,十分尷尬。
刺殺汪大衛是由魔都暗殺大王王亞樵精心策劃的。
王亞樵受託於李濟深、陳銘樞,準備在會議期間暗殺清先生。在青白黨六中全會的前10天,部署了這次刺殺活動,孫鳳鳴志願執行任務。在義舉的前一天晚上,大家於晨光通訊社的小閣樓上為孫風鳴擺酒餞行。
11月1日,孫鳳鳴胸前掛着記者證昂首闊步進入會場,他見清先生未出場,就按第二方案,衝出槍擊汪大衛。
與此同時,他被衛兵擊成重傷,送醫院後己瀕臨死亡。
主事者急於要從他口中追出幕後主使者,問:「為什麼要對汪院長行刺?」
孫鳳鳴答:「請你看看地圖,整個東北和華北那半個中國還是我們的嗎?」
又問:「為什麼現在行刺?」
孫答:「六中全會開完就要簽字,再不打,要亡國,做亡國奴了。」
汪大衛算是中國現代歷史上叱咤風雲、權傾一時的人物。他生於1883年5月4日,祖籍安徽婺源(今屬於江西)。
汪大衛少時生得眉清目秀,且聰明伶俐,被稱為民國「美男子」之一。他於1902年春考中秀才,1904年又考取官費留日生,東渡日本政法大學留學。在日本,他開始投身革命,成為孫先生最得力的助手。
他演講時口齒清晰,條理清楚,抑揚頓挫,一時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偶像。在南洋演講時,有一個華僑巨富的女兒名叫陳碧玉,竟拋開學業,追逐汪大衛的行程,聆聽汪的精彩演說。1908年兩人結婚,當時汪大衛26歲,陳碧玉只有17歲。
1932年春,汪大衛上台任「行政院」院長,提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對日方針,主張中日發生衝突時,中國應該在「儘可能範圍內,極力忍耐,極力讓步,表示我們無意開釁」。在這種思想主導下,隨後幾年,大肆出賣中國主權。
正因為這個緣故,才有了這場刺殺。隨後他被送到醫院急救,逃過了死亡,但是有一顆子彈殘留在體內,經常發炎,導致他若干年後死亡。
其實,他如果當時就死,反而是一件好事。
這件事發生後,秦笛寫了一封信給王亞樵,含糊其詞,言下之意:「未來一年,你在南方有場劫難,何不去北方避一避?」
再過一年,王亞樵就會被結拜兄弟戴笠害死在廣西,原因是兩人理念不同,王亞樵要殺清先生,戴笠堅決要保護清先生。
如果王亞樵離開南方,投被寶塔山的話,說不定能開創一番新天地。
雖然說王亞樵作為「暗殺大王」,採取的手段跟寶塔山格格不入,但是思想和抗日理念很相似。而且他曾私下裏資助地下黨辦報紙,還派得力手下去西北聯繫。正因為如此,他死後蓋棺論定:「抗日有功,殺敵無罪,小節欠檢點,大事不糊塗。」
王亞樵接到信箋後,看了一遍就將信燒了。
他有些托大,沒將秦大少的提醒放在心上。
他為人精明,走南闖北很多年,曾經多次被人圍捕,都被他巧妙的躲過去了,然後刺殺了很多大人物,所以內心中有些孤傲。再者說,他也不願放棄勢力龐大的斧頭幫。
此時的斧頭幫,已經變成了「鐵血鋤奸團」,組織規模十分龐大。
而且,王亞樵得到了李濟深、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的支持,還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只是沒有想到會中戴笠的圈套。
秦笛沒有直接點醒他。「天道好輪迴,蒼天饒